今天是:2024年03月28日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实践及启示
https://dgds.sun0769.com  2018年07月09 16:07

林俊强    刘韦玲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党组织带领东莞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勇于探索,敢于实践,走出了一条适合东莞发展的外向型经济[1]道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精彩而生动的缩影”。分析研究东莞独特的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对于深刻认识东莞历史、推进东莞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探索与实践:东莞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历程

    在一个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的贫困地方,发展外向型经济,必须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和当时条件,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东莞党组织正是根据东莞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和特点,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东莞奇迹”。

    (一)引进“三来一补”[2],开辟东莞经济发展新路径。

    20世纪70年代末,国家出台了积极发展“三来一补”政策,鼓励以来料加工方式发展对外贸易,增加国家外汇储备,打破了计划经济时期的经济管理和外贸管制的体制障碍,创造了率先规避高度集中型外贸体制的“准自由贸易小环境”,促进了来料加工贸易的大发展和吸引外资的顺利起步。东莞迅速抓住机遇,解放思想,积极开展对外开放的探索和实践,走出一条以“三来一补”为切入口、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启动东莞经济振兴的道路。

    为了抓住以香港为代表的亚洲“四小龙”向外转移劳动密集型加工业的机遇,1978年6月我国制定了对外来料加工装配业务的有关政策。同年7月,国务院颁布《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试行办法》,推行来料加工试点。随后,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中共广东省委作出发展来料加工的决定。东莞抓住这一机遇,利用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和华侨港澳同胞众多的人缘优势,以发展“三来一补”为突破口,迈出了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步伐。同年8月30日,东莞第一宗来料加工合同签订;9月15日,中国内地第一家对外来料加工厂——东莞市太平手袋厂正式开工。为了提高工作效率,12月21日,正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期间,东莞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一站式服务”办公室——东莞县对外来料加工装配业务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来料加工办”),统一洽谈、签约、审批、报关,统一掌握工缴费价格水平,协调和引导外资投向。1979年,东莞县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两个报告》(中发〔1979〕50号文件)和《国务院关于开展对外加工装配和中小型补偿贸易办法》,制定发展“三来一补”业务的10条优惠措施,在土地使用费、税收、厂房和水电等方面给予优惠。整个70年代末和80年代前半期,县委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对外向型经济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在对外来料加工安排上,县委确定“三个为主”的指导思想:品种上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布局上以农村社队和城镇集体所有制为主,规模上以中小型为主。在引进项目中,坚持“三有利、四不引进”的原则,即有利于老企业设备的更新改造,有利于当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深加工,有利于发展外向型企业、多出口、多创汇;污染的行业不引进,影响外贸出口的项目不引进,对国内工业有冲击的行业不引进,国家市场紧缺、外商容易走私、倒卖的商品不引进。

    此后,来料加工装配业务作为利用外资、扩大出口的一种灵活贸易方式,在全县范围迅速展开。东莞县凭借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大量吸纳了以香港为代表的亚洲“四小龙”向外转移的简单装配加工工业,以生产服装、鞋类、玩具、箱包等工艺技术水平不高的传统轻工业产品为主的来料加工业务迅猛发展,全县的生产加工能力也随之得到了不断提高。1984年,全县与外商累计签订“三来一补”协议2599宗,累计投产1265宗,从事“三来一补”的企业占全县工业企业的54.3%;全县累计收入工缴费1.87亿美元,累计引进各种机械设备6万多台(套)。在“三来一补”企业的推动下,东莞工业创历史最高水平,1984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10.44亿元,这是东莞工业产值首次突破十个亿,被惠阳地委称誉为“很不简单”。同年11月,国务院总理赵紫阳在视察东莞等10个珠江三角洲市县时,赞扬东莞来料加工搞得好,认为广东“开放和改革的实践,为全国其他地方提供了一些很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这一阶段,东莞逐步形成以加工贸易为主要方式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其特点是:以承接“三来一补”起步,来料加工占据主导地位,来料加工的内容和做法也日益丰富与完善;同时,从1979年开始,进料加工[3]业务正式起步并得到初步发展。进入80年代,还先后出现了东莞第一家中外合作企业和第一宗合资项目,外向型经济的形式更多样、形态更高级。总体而言,此时的加工贸易以外商提供原材料、加工技术及相关设备的来料加工为主,原材料短缺,制造业落后,产品花色、品种单一,档次不高,轻纺产品成为出口产品的大宗;另外,随着香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内迁,香港与内地“前店后厂”的合作方式已显现雏形。

    (二)向农村工业化进军,推动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

    1984年9月,东莞县第五次党代会确立“向农村工业化进军”发展战略,重点是发展“三来一补”和合资合作项目。继1983年9月太平港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口岸后,1985年2月,东莞被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区,标志着东莞经济社会的全面开放。同年9月,东莞撤县设市(县级;1988年1月升格为地级市),开创了由县(地)级市直辖镇的模式,使全市镇区经济获得很大的自主发展权。东莞充分运用国家给予的沿海经济开放区的优惠政策,利用亚太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转移的时机,大力引进外向型企业,使外向型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在发展外向型经济过程中,东莞实行市、镇、区、村、家庭五个轮子一齐上,很快就呈现外向型企业遍地开花的局面。同时,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不断吸引外商到东莞投资。在原有加工经济基础上,进料加工发展势头良好。1987年,全市累计签订“进料加工”协议4377宗,计有15个行业4000多个产品,遍布全市每一个乡村。全市加工贸易的年度工缴费收入达1.07亿美元,占全省工缴费收入的39.6%,不仅首次突破1亿美元,而且人均创汇208美元,居全国县级市之首。其时,每天约有700多辆直通汽车往来于东莞与香港之间,其规模与数目相当于当时内地一个省的水平。

    1988年,国家决定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出台一系列鼓励“大进大出(原材料出口和产成品外销)、两头在外”的外向型经济政策和措施。东莞市贯彻落实《以进养出试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进料加工进口货物管理办法》等规定,同时抓住外商投资企业、乡镇企业也可以参与加工贸易的契机,强化了对进料加工的鼓励和扶持,放宽了对进料加工的限制,建立了适合当时情况的进料加工监管办法。随着东莞市生产、加工、装配能力的增强,加工贸易的产品结构也发生了重大调整,简单零部件生产、机电产品装配逐渐成为加工贸易产业的主流,产业开始沿着提高附加值方向演进,加工贸易由来料加工这一初级阶段向进料加工中级阶段迅速迈进,开始成为我市对外贸易的主导方式。开展进料加工业务,使我东莞获得极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一是把全市的剩余劳动力加入国际分工体系,并吸纳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外来务工人员,增加了国家和地方财税收入;二是加快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提高我市轻纺产业和部分机电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与出口能力,增加了外汇收入;三是通过进口原材料、技术设备、引进外资,缓解了国内资金、资源和技术瓶颈,加快了工业化、现代化进程。198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刊登中央办公厅调研室调查报告,东莞县已成为沿海农村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一个典型。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后,东莞对外开放出现了崭新的局面,利用外资掀起新的高潮。到1993年,全市累计对外签订“三来一补”和“三资”企业协议投资12939宗,已投产的外资企业达8000多家,实际利用外资25亿多美元,引进先进技术设备40万(台)套,“三来一补”和“三资”企业累计创汇约35亿美元,外贸出口创汇累计达40亿美元,建立了以机械、电子、纺织、建材、食品等行业为主要支柱的外向型工业体系。这些数字表明,东莞的外向型经济已具有相当的实力。

    这一阶段,东莞外向型经济的特点是: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东莞的加工贸易面临着第一次结构性调整,由生产传统工业品为主的简单加工装配,扩展到零部件、机电产品的加工装配业,机电产品进出口额占东莞外贸进出口额的比重逐年提高。特别是1992年后,外商对加工制造业投资逐渐增大,外资来源从港澳台地区扩大到欧美国家和地区,进料加工开始迅速发展。

    (三)增创新优势,建设国际加工制造业基地。

    1994年10月,东莞市第九次党代会确立“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战略,推动外向型经济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从数量扩张型发展向质量效益型发展转变。1995年以后,由于全国最大来料加工产生基地的深圳经济特区受土地、环境等资源约束,大批来料加工厂向东莞迁移,东莞加工贸易业务迎来又一轮发展高潮。一方面,东莞与国际大都市、金融贸易中心香港的经济合作迈进了一个优势互补的全盛期;另一方面,东莞加快引进台湾、日韩、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大企业和大财团,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异军突起,成为闻名世界的国际加工制造业基地,奠定了东莞在世界经济分工中加工制造的地位。1996年,东莞外贸出口总额37.4亿美元,出口创汇总额37.67亿美元,首次成为排在深圳、上海之后的全国第三大出口创汇城市。

    进入21世纪,2001年中国入世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其时,由于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缓慢,世界经济逐步向多极化调整,全球出现IT制造业大转移和跨国投资从美、日、欧撤离,这一切为东莞市加工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遇。东莞围绕建设国际制造业名城(后改称“现代制造业名城”)目标,大力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发展环境、创新发展能力,大力发展园区经济,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形成规模生产,配套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同时,加速资源整合与资本积聚,优化利用外资和区域经济结构,继续扩大开放,全面推进城市建设,现代制造业名城初现雏形。在国际大环境的驱动下,东莞未雨绸缪,一些企业率先自发转型升级,或增加研发、设计投入,自发创立自有品牌,自发调整企业区域布局,推动产品结构升级,或向东部不发达地区或中西部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工序。从2005年开始,东莞就与广东省内欠发达地区合建了9个产业转移园,有序转移不适合继续留在东莞的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并加强转移园与东莞产业的配套合作。

    到2006年,东莞全市有工业制造业企业22447家,其中“三来一补”企业8206家,外商投资企业12461家,民营企业9370家。2006年工业制造业总产值达到5529亿元。拥有加工各种类型、各种层次产品的强大生产能力,形成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电力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服装及其纤维制品制造业、纺织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为支柱的现代工业体系,加工产品种类达到数万种,拥有同行业上下游产品之间、不同行业之间完善的产业链条。在此期间,IT产业的发展尤其令人瞩目,至2007年,全市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有4000多家,外商或港澳台投资企业约占90%,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2610.81亿元,实现利润总额62.42亿元,IT产业成为东莞的支柱产业。其时,流行着一种说法:“无论你在哪里下订单,都在东莞制造”、“东莞塞车、世界缺货”,东莞成为著名的世界工厂。2007年,东莞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达952.7亿美元,比1993年增长10.1倍,占东莞市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89.2%。1993-2007年的15年间,东莞市加工贸易年均增长18.7%,略高于18.2%的整体外贸发展速度。在外贸总额中所占比重自1993年以来均在8成以上。

    这一阶段,东莞外向型经济的特点是:90年代后期东莞的加工贸易迎来第二次结构性调整,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装配业和属地化配套发展迅速,东莞加工贸易不断向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信息家电、精密仪器仪表、精细化工等高新技术领域扩展。产品结构开始由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品组装为主转变,由初级简单加工向深度加工转变,东莞加工贸易产业正处在由传统工业加工向现代制造业转变的进程中。

    (四)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2006年5月,东莞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大会,首次系统提出“经济社会双转型”的观点,指出外向型经济要从外源型经济为主向内外源型经济并重转变,从引进来为主向引进来、走出去并举转变,从加工制造环节主导的纺锤型向加工制造与研发服务环节协调发展的哑铃型转变。2007年1月,东莞市委第十二次党代会正式确立“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发展战略,总体方向就是要推进资源主导型经济转向创新主导型经济,初级城市社会转向高级城市社会。外向型经济从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倒逼”机制下,东莞市委审时度势,化“危”为“机”,加快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开创转型发展新路。2008年8月,东莞以被列为广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2010年成为国家试点城市)为契机,按照“稳调结合、进退结合、统分结合、内外结合、政企结合、点面结合”的工作原则,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努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并转”、高新技术产业和适度重化工业“两翼齐飞”、具有世界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同时也标志着东莞加工贸易进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指针”的自觉转型升级阶段。为此,市委市政府制订“1+26”政策体系,设立每年20亿元“科技东莞”专项资金;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意见》;出台“八个10亿元”等帮扶措施;在全国首创不停产转型模式,推动外贸、海关、检验检疫、加工贸易企业四方联网,不断优化政策制度环境。2011年12月,东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立“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的战略决策,继续抓好转型升级,狠抓“三重”建设(重大项目、重大产业集聚区、重大科技专项建设),实施百亿元企业、千亿元产业培育工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出台一系列招商引资特别是招引重大项目的政策措施,制定和实施进一步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政策。全市六成多的来料加工企业就地转型转制,标志着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基础工作完成。截止2014年底,东莞加工贸易自主品牌拥有数量达9111个,比2008年增长了294.8%;累计实有注册商标102851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62件,广东著名商标283件,数量在全省地级市排名第二。全市外贸进出口1625.30亿美元,突破1 万亿元;外资企业内销总额从2008年的1339.2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3123.6亿元,外资企业内销占内外销总额的比重达36%,东莞外向型经济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

    这一阶段,东莞外向型经济的特点是:东莞经济形态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较高,东莞自身已积蓄了增强内需拉动力、拓展国内产品市场、实现经济发展由外向带动为主向内外需协调拉动转变的经济和社会能量,因此,过去那种“粗放式”、“投资式”、“出口拉动式”的外向为主的初级发展方式已开始走入历史。政府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作为破解发展难题、迈进发展新阶段的战略任务,有意识地引导加工贸易朝着政府希望的方向进行转型升级,而企业则在政府引导下,按照市场要求,自觉加快了转型升级步伐。

    二、变革与变迁:外向型经济发展促进东莞大跨越

    改革开放37年来,伴随着东莞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壮大、转型升级,东莞经济社会也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

    (一)综合实力从不发达地区到经济大市的跨越。改革开放前,东莞是一个传统农业县,经济发展缓慢。197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仅有6.11亿元,财政收入0.66亿元。按当年常住人口人均水平仅有549元和59元,处于财政经济发展缓慢的十分贫弱的境地。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到2004年,东莞综合实力在全国200个地级市中排名第一,全国大中城市位居第12位。2007年,东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51亿元,比1978年翻了6.9番增长了120倍;财政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出口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售电量等主要经济指标呈几何级数增长,已从全国2000多个农业县中脱颖而出,建设发展为一个崭新的地级现代化城市,并跻身于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城市排名第12位,成为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华南模式”的缩影[4]。201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881.32亿元,比1978年增长216倍(按可比价);来源于东莞的财政收入1066.21亿元,比1978年增长1613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0605元,人均GDP 超过1.1 万美元;人均来源于东莞的财政收入12800元,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

    (二)社会形态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跨越。1978年以前的东莞,8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只有一些传统的五金机械、烟花炮竹、草织、腊肠等加工厂。到1994年,东莞基本实现农村工业化。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90.84亿元,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3%以上,工业已成为东莞国民经济的主体和支柱,是东莞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三)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跨越。随着外向型经济的深入发展,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经济制度也带到东莞,东莞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自我改革,计划经济的条条框框不断被打破。1993年,东莞推进社会主义市场制度改革。到1996年,东莞已形成了国有(控股)、集体、外资、私营、个体等多元化的投资主体,资金、劳动力、土地、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市场逐步成熟,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四)经济结构从单一向多元化的跨越。东莞以引进“三来一补”加工业、吸纳全国农村富余劳动力为突破口,从引导外资、民资工业转型升级,到广泛吸引海内外人力创业兴业,一步一个台阶式发展。其经济结构实现了产业由以第一产业为主的传统模式向以第二产业为主,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模式大飞跃,初步建立起适应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业结构体系。1978年三大产业的比例为44.6:43.8:11.6,2014年三大产业比例为0.3:45.9:53.8。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提升,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现代产业健康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成为新的增长点,一般贸易出口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逐年提高。重大项目和重大生产力布局优化,2012 年至2014 年全市共签约引进重大项目209个,协议总投资3367亿元。多种经济成分协调发展,公有经济、外资经济、民营经济三分天下。

    (五)人民生活水平从贫穷到宽裕小康的跨越。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不仅带来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也发生极大变迁,经历了从摆脱贫困——解决温饱——奔向小康——迈向富裕的过程。2014年税收总额1237.04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764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27元。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9069.92亿元,比1978年增长8639倍。城乡居民家庭拥有耐用消费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低档到高档。1995年东莞成为广东省首批小康达标市,到1999年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32.7%,达到富裕水平。

    三、经验与启示:东莞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真谛

37年来东莞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历史,是东莞党组织带领全市人民凝心聚力、锐意进取、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创业史和奋斗史。总结东莞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的历史经验,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其中最突出的经验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坚持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实践。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东莞始终引领潮头,保持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实现了一次又一次跨越发展,归根结底在于历届党委政府敢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抢抓发展机遇,奋发争先意识,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选准正确的发展方向,实现腾飞发展。早在1978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东莞以“敢吃第一只螃蟹”的气魄,“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建起中国内地第一家对外来料加工厂;12月,又成立全国第一个加工贸易装配业务办公室。70年代末80年代初,虽然东莞尚未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区,国家给开放区的优惠政策还不能享受,但东莞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对外开放的方针政策,广泛开展理论学习和宣传教育,不断解放思想,拓展思路,引导人们冲破“左”的思想禁锢,充分利用两种资源、打开两个市场、学会两套本领(组织本地建设的本领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本领),增强对外开放的自觉性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主动性,积极开展对外开放的探索和实践。到1987年底,在全国绝大多数地方都已开展来料加工这项业务的背景下,东莞却能从中脱颖而出,成为发展“三来一补”的佼佼者。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中高端环节逐步向我国转移以及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新战略、新理念的部署,东莞又一次站在绘就新宏图的起跑线上。尤其是提出“努力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列”的目标任务,把创新制造放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部署的突出位置,进一步提升创新在东莞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东莞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历史启示我们:实践无止境,解放思想无止境。创造东莞特色的发展之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敢于打破旧思想旧观念,敢于打破旧体制旧机制,在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创造新优势,实现新发展。

    (二)坚持因地制宜,走科学发展之路。改革开放以来,东莞致力于发展实体经济,坚持“走出去”的开放战略,通过发展对外贸易带动经济的方式,为中国经济稳步增长做出自身贡献,同时也在发展中形成了带有地域特色的经济模式:东莞模式。东莞走发展外向型经济道路,是根据自身独特的地缘、人文优势、资源禀赋而作出的选择。改革开放伊始,东莞县在无资金、无技术、缺人才、无市场的形势下,“借船出海”,充分利用当地的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和“三堂”(祠堂、会堂、饭堂)、仓库等设施,积极引进“三来一补”项目,全县工业化在艰难中起步。面对沿海地区率先开放发展的新形势,东莞进一步把率先开放的政策优势、毗邻港澳的地利优势与境内的廉价劳动力优势结合起来,选择通过招商引资,逐步把引资的重点由港澳台地区转向日、欧、美、韩等国家与地区,引进一批技术先进、实力雄厚的国际大企业,从而把三大优势的“结合点”作为现代制造业发展的增长极。在发展的过程中,外向型经济要求积极参与国际交换和竞争,从中发挥本地区经济的优势,取得比较利益,因而必须根据需求结构的变化,及时地调整经济结构。从东莞来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经历了一次比较大的产业结构调整,并实现了两次较大的产业升级换代,第一次主要是承接香港纺织服装、玩具手表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第二次主要是承接以台湾为代表的IT产业转移。进入到新时期,东莞结合自身实际,着力推进未来的发展战略转移、发展方式转变与发展动力重构,着力跳出第一次腾飞所倚重的工业化路径,积极寻求新的发展路径,探索新的发展模式,继续发挥市场对资源基础配置的作用,通过“顶层设计”,整体、系统、科学地推进东莞向更高的发展阶段跨越,提高发展的质量,实现经济的“二次腾飞”。东莞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历史启示我们:发展道路的选择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在改革创新中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科学发展之路。

    (三)坚持深化改革,实现全面发展。从东莞工业化走过的路,从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结果来看,不能不承认东莞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极为成功的选择,是坚持深化改革、实现全面发展在东莞的成功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东莞的成功实践。其中一条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就是历届市委和市政府始终把“开放、引进、走外向型经济的路子”摆在重要位置,利用外资、扩大对外开放被作为推进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期间,东莞外向型经济的改革,经历了从改革初期的自我设计、摸着石头过河、以改革促开放,转为新时期新形势下,经济体制日益市场化、国际化,形成了开放倒逼改革的格局,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和接轨进一步加强,对改革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东莞外向型经济则经历了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逐步推进,从初期的加工装配、补偿贸易形式,发展到兴办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投资、对外借款、国际租赁等多种形式;从引进单机、装配线发展到引进生产线和制造技术,引进项目遍及工业、农业、建筑、交通运输、旅游、房地产业等领域;从引进几万、几十万元投资规模的项目,发展到引进上千万、上亿美元投资规模的大中型项目;从发展“三来一补”起步,到引进消化吸收,再到东莞制造、智造,率先实施“机器换人”计划;等等。通过消化吸收,逐步将一批批有发展前途的“三来一补”企业转变为“三资”企业或过渡为民营企业,壮大地方工业规模,达到“造船出海”的目的。2015年6月,东莞全市已有5000多家来料加工企业转为独立法人企业,占总数的近七成;东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5000多家,形成“众星捧月,星月相辉”的新局面;2014-2016年,力争推动全市一半以上规上企业实施技术改造项目,完成相关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机器换人”。面对港资、台资和国际产业转移的三次重大历史机遇,东莞始终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扶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促发展。在历史的重要关头,勇于深化改革,使旧的体制和机制适应同国际接轨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从而保持了充满生机活力的发展局面。东莞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历史启示我们:深化改革是活力之源、富强之路。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东莞全面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和旺盛活力。

    (四)坚持协调发展,确保经济安全。发展外向型经济,必须有一套对外开放配套政策,而且这套政策要具体、要稳定、要有连续性,切不可不顾国际信誉,有困难就变。改革开放之初,东莞敏锐地把握到发展外向经济的基础在企业,要落实到外向企业去实现,因此,县政府出台一系列具体配套措施,给予镇区和企业更大的自主权,政府机关和银行、运输、电力、通信、物资、海关、商检、工商、税务等都全面转向为外向型企业服务,为振兴出口、让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保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东莞也曾遇到不少困难。如1984-1987年间,由于港币贬值等因素的影响,使走在国内前列的东莞加工贸易一度陷入困境;但在政府的主动引导和管理下,东莞在逆境中实现了加工贸易的稳步发展。又如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都没有动摇东莞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的决心和信心。不可否认,东莞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最基本特征,就是“两头在外(指资本和市场)、大进大出”,这种模式在改革开放初期那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壮大,对国外资本、核心技术、国外市场的高度依赖,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的弊端逐渐显现,东莞经济安全隐患凸显出来。为此,东莞市委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推动外向型经济转制转型。同时,大力发展内源型经济,实现内外源经济协调发展,改变长期以来单纯依靠外向型经济这“一条腿走路”局面,实行“两条腿走路”,夯实多元化的经济基础。这些重大举措,使东莞能够顺利应对1998年和2008年两次大的危机,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并取得新的发展。东莞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历史启示我们:既要坚持政策的连续性,坚持发展经济不动摇;同时又要善于审时度势,化“危”为“机”,坚持协调发展,防范经济风险,确保经济安全,实现东莞经济又好又快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东莞市委党史研究室)



[1]所谓外向型经济,即面向国际市场的经济运行机制,又称双向型经济。从静态看,它是一种经济模式,参与国际分工,与世界经济发生密切联系,是一种开放型经济。从动态看,它是一种经济发展方式,把对外经济贸易作为导向型的行业,通过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引导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开放率是对外向型经济进行定量分析的主要量化指标,它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商品与劳务的进出口总额与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率。一般而言,开放率达11%及以上的经济形态即为外向型经济类型。2014年,东莞进出口总额与生产总值的比率(开放率)高达27.6%。

[2]“三来一补”是指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及补偿贸易,也简称来料加工装配业务。来料加工装配业务等灵活贸易方式,可弥补我国缺乏资金、外汇、原材料、加工工艺和技术设备的短缺,同时可以利用我国廉价劳动力和有一定工业基础的优势。

[3]进料加工一般是指从国外购进原材料,加工生产出成品再销往国外。由于进口原料的目的是为了扶植出口,所以,进料加工又可称为“以进养出”和进料加工复出口。

[4]中央政研室、中财办联合调研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开拓成功发展之路》,研究出版社,2008年,第110页。  

编辑:李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