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3月19日   
  
不懈探索  成就辉煌
https://dgds.sun0769.com  2019年01月09 17:01

――东莞市改革开放历程概述

中共东莞市委党史研究室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40年来,东莞党组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团结带领东莞人民投身于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敢为人先,锐意进取,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谱写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篇章,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先进地区之一。

    一、敢为人先,探索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

    1、拨乱反正,解放思想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东莞各级党组织和干部群众都在反思“文化大革命”错误和教训。东莞县委根据中央部署,开展平反冤假错案工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1978年1月至1979年春,东莞县委成立东莞县落实政策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方针,对历次政治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作出实事求是的处理,对错划“右派分子”、 “四类分子”(即地富反坏分子)予以改正工作和“摘帽”,同时落实华侨房屋政策。各项政策的逐步落实,促进了社会安定团结,调动了全县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1978年5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后,东莞县委态度鲜明,于七八月开始组织干部群众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学习讨论,促进了干部群众解放思想,为实现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奠定思想基础。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全会作出了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全会。1979年1月初,东莞县委根据惠阳地委常委会议精神,举行常委扩大会议,学习《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2月14日至20日,县委召开东莞县三级干部会议,传达贯彻中央工作会议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提出要解放思想,立即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落实党的各项政策,平反冤假错案,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大好形势;充分发扬民主,切实转变作风;坚决执行加快农业发展的方针政策,迅速把农业搞上去。随后,各公社也分别召开会议,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到农村基层。

    1980年6月,中共东莞县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提出,全县共产党员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制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搞好党风建设,搞好两个文明建设,团结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建设繁荣富裕的新东莞。明确了新时期工作重点,农村工作就是要使农村尽快富裕起来,把农村建设成为繁荣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城镇工作就是大力发展工业,把经济搞活,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2、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为了发展农村经济,解放农村生产力,东莞县委按照中央、省委关于加快农业生产发展的一系列决定和指示,对农村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1980年,中发75号文下发,农村改革存在的各种问题明朗化,东莞县委及时稳定和完善了农村经营管理制度。1982年7月,农业生产责任制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东莞县委在全县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同时东莞县按国际国内市场的需求,按照价值规律,鼓励各公社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沙田公社还受到国务院表彰。1983年,随着农村改革稳步推进,东莞县专业户、重点户、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应运而生、蓬勃发展,从集体与集体联合、国营与集体联合,扩展到集体与社员、社员与社员,跨社、跨县、跨地区联合,从事各种专业的劳动力6.87万人,占农业总劳动力的16.4%。农村改革的推进,也促成人民公社管理体制解体。1983年9月,东莞县撤销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建制,建立区乡建制,设立区公所和乡人民政府,同时成立村民委员会,取代原有社队职能。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东莞逐步形成了多层次综合发展的农村产业发展格局,农林牧副渔日趋合理,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1978年到1985年,农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5%(按当年价),1985年农村人均年纯收入746元,是1978年的5倍。

    3、敢闯敢试,选择“三来一补”经济发展路子

    东莞利用外资工作起步较早。1978年7月,国务院颁发了《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试行办法》。东莞抓住国家发展国际加工业务和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利用毗邻港澳、直接面向市场的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以及华侨港澳同胞众多的人缘优势,冲破传统观念,大胆发展“三来一补”(即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及对外中小型补偿贸易)业务。同年8月30日,东莞县二轻局与香港信孚手袋制品公司签下东莞第一宗来料加工企业合作合同。9月15日,中国内地第一家对外来料加工厂——东莞县太平手袋厂正式开工。太平手袋厂第一年就获得加工费100万元人民币,创汇60万元港币。由此东莞拉开了开展“三来一补”业务的帷幕,东莞也成为中国内地最先尝试开展“三来一补”业务的地区。

    东莞县委解放思想,在实践中逐步放开手脚,以“敢吃第一只螃蟹”的气魄,在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的情况下,提出利用农村祠堂、会堂、食堂(又称“三堂”)、仓库等集体公共建筑为厂房,创办来料加工厂。这种不等上级贷款、不靠国家投资,因陋就简发展“三来一补”的方式,使东莞经济很快就有了起色。东莞人形象地称之为“借船出海”、“借鸡生蛋”。

    为了加强对外加工业务的统一领导、管理和服务,1978年12月21日,东莞县来料加工装配业务领导小组成立,下设办公室(简称来料加工办公室),主管全县对外来料加工装配业务工作(后增加合资合作企业业务),实行一个窗口对外,负责洽谈、签约、审批等日常工作,开创了“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的先例。

    1979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两个报告》(中发[1979]50号文),东莞县委充分利用“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及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的相关政策,“三来一补”在东莞蓬勃发展起来。同时县委制定发展“三来一补”业务的10条优惠措施,县政府部门通过简政放权,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建立了有利于企业自主经营的经济管理体制。

    东莞坚持从实际出发,敢闯敢试,逐步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以“三来一补”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建立了庞大的外向型工业体系,促进了东莞农村工业化,成为广东的“四小虎”。1984年与1978年相比,东莞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44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12.94倍。实践证明,东莞这条路走对了。

    二、勇立潮头,向农村工业化进军

    1、实施农村工业化发展战略

    1984年,面对东莞农村产业结构有效调整和以“三来一补”业务为代表的乡镇企业迅猛发展的趋势,东莞县委敏锐地捕捉到东莞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机遇。

    1984年9月23日至26日,中共东莞县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确立了向农村工业化进军的发展战略,标志着东莞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跨越。会议提出了经济发展的总目标是:以1980年为基数,工农业总产值实现七年翻一番,提前五年翻两番。东莞县委制定的目标,比党的十二大提出的“翻两番”目标提前5年,体现了县委对全县经济发展信心和对工业化社会的憧憬。1985年2月,东莞被列为国家沿海经济开放区,更增添了东莞对走农村工业化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围绕实现经济发展总目标,东莞县委全面推进农村工业化,坚持大办实业、夯实基础。在产业结构上,由偏重农业转向大力发展工业、商业,农工商综合发展,相互促进;在工业内部结构上,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大力引进先进技术,改造落后企业;在工业布局上,注重城乡接合,协调发展,逐步形成以莞城、石龙、太平三大镇为工业中心,镇村(区)工业区合理颁布的空间结构;在经济形式上,实行以国营、集体为主,个体、联合体、中外合资、外资独营等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发展,县、镇、村(区)、组、家庭工业一齐上;在资源和市场的利用上,实行外引内联搞活。很快东莞就呈现出“户户点火、村村冒烟”的繁荣景象。东莞发展外向型经济受到了中央的关注。198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调研室到东莞调研,撰写了《东莞十年——对我国沿海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一个成功典型的考察》,《人民日报》全文发表时加编者按,指出,“东莞的基本经验,很值得重视,读一读这份调查报告,有助于加深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解,进一步消除对改革开放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疑虑,增强搞好改革、开放的信心。”

    至1993年,东莞外向型经济取得丰硕成果。东莞共引进日本、美国、法国、香港、台湾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三来一补”和“三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企业1万多家,累计利用外资近40亿美元,形成了乡镇工业全面发展格局,建立了以机械、电子、纺织、建材、食品、饮料等行业为主要支柱的外向型工业体系。三大产业比重由1978年的44.6:43.8:11.6变为14.2:53.4:32.4,工农业总产值首次突破200亿,达到242.3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其中工业产值占90%。这充分表明工业在东莞国民经济中已经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94年10月召开的东莞市第九次党代会正式宣布,经过十年的努力,东莞已初步实现了农村工业化的发展目标。

    2、全面展开基础设施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历届党委、政府都十分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早在1980年6月东莞县第四次党代会县委就提出,“随着生产的发展,交通、邮电事业要跟上去”,并确定了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首期目标和任务。特别是大胆改革公路建设投资体制,制定出公路建设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1981年,东莞县高埗公社由集体和个人集资兴建的高埗大桥,试行“过桥收费”的办法收回投资,成为全国第一座“集资建桥,过桥收费”的地方公路桥梁,在全国开创了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大搞基础设施建设的先河。

    1985年9月,东莞撤县设市(县级),1988年1月升格为地级市。同年8月,东莞市升格为地级市后召开的第一次市委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以基础设施的超前发展带动国民经济的起飞。市委在经济建设中,坚持交通、能源、通讯先行的战略思想,把基础设施建设摆在经济建设的首要位置。东莞根据自身特点,重点抓好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从1981年到1995年,东莞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为重点的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338.14亿元。这些资金的来源,除少量由国家和省支持外,主要依靠自身力量。一是市、镇政府拨一部分,集体、企业、群众集资一部分,银行贷款一部分;二是以路养路,有偿使用,收回部分建设资金;三是利用农村工业的积累。交通方面,东莞按一级公路标准建成了全长132.4公里的4条主干公路,将13条通往各镇区的联网公路大部分改建为一级公路,镇一级通车率达100%,管理区通车率达98.7%。通讯方面,东莞率先建成全国第一个城乡一体化数字程控电话通信网,东莞市各个乡镇基本上实现电话程控化。能源方面,东莞除了集资参加省办大电厂外,还建起三个地方电厂。1995年,东莞市供电量达到68亿千瓦时,平均日供电量达到1863万千瓦时,仅次于广州和深圳。

    1988年9月,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决定,用一段时间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东莞市委结合东莞实际,创造性地执行中央关于治理整顿的政策。一方面,加强宏观管理,努力控制需求,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和银行借贷规模;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发展,努力增加有效供给;积极回笼货币,控制货币投放;发挥国营部门的主渠道作用,平抑物价,强化物价管理和检查监督;开展形势教育,提高干部群众对物价改革的认识。另一方面,紧扣发展大局,突出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调整投资结构,把资金集中到基础设施建设上来,突出抓好能源、交通、通讯、农业和发展教育事业;在治理整顿中继续坚持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有选择、有重点地利用外资,重点发展技术先进的大中型项目,积极鼓励外商兴办独资项目。

    在全国长达三年的治理整顿过程中,东莞市委正确处理整顿与发展的关系,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自筹资金,加快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使东莞国民经济在调整中得到持续发展。1991年,东莞市生产总值95.91亿元,比1988年的55.46亿元,增长72%。东莞由于重视搞好投资环境的建设,被外商誉为“投资者的天堂”,吸引了众多外商前来投资办厂。

    三、奋发进取,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

    1、贯彻南方谈话精神,掀起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高潮

    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了精辟、深刻、系统的论述,并鲜明地回答了长期以来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从实际出发,走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大胆引进外资,发展“三来一补”和“三资”企业,却遭致一些非议。一些受“左”的思想影响的人,总是以姓“社”姓“资”、姓“公”姓“私”的标准去评价东莞的改革开放实践。邓小平南方谈话,使东莞干部群众解除了“左”的思想困扰,澄清了改革开放的一些重大是非问题。

    根据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广东要力争用20年的时间赶上亚洲“四小龙”(指中国香港、新加坡、南朝鲜、中国台湾)的要求,以及广东省委、省政府拟定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先走一步,提前赶上亚洲“四小龙”的设想,东莞市委深入贯彻南方谈话精神,于1992年6月制定了《东莞市追赶亚洲“四小龙”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东莞市要力争15年(从1990年计起)左右,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达到亚洲“四小龙”当时的平均水平。《纲要》提出,15年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八五”计划为第一阶段,“九五”计划为第二阶段,从2000年到2005年为第三阶段。第一阶段,达到台湾和南朝鲜1990年的经济水平,进入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村城市化的起步阶段。第二阶段,超过台湾、南朝鲜1990年的经济水平,进入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村城市化的发展阶段。第三阶段,达到台湾和南朝鲜当年的经济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得到充分发展,全面实现农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15年赶上亚洲“四小龙”奋斗目标的确立,加快了东莞发展步伐,经济建设出现了大动作、高起点、大引进、大投入的良好势头,推动了东莞的现代化进程。

    邓小平南方谈话掀起的新一轮改革开放热潮中,东莞市委抓住机遇,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东莞根据市、镇(区)、村实际,发展不同层次的外资企业,采取多种形式,把资金、技术力量雄厚和拥有国际市场的国外大财团以及高科技人才、产品和专利、资源等吸引过来,发展高新技术项目,提高外向型经济水平。外资投资领域从第一、二产业拓展到第三产业,利用外资的方式也从简单的出租土地和厂房,发展到境外经商办厂,发展海外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同时,充分发挥港、澳、台胞和华侨的作用,开拓对外经济贸易市场。对外开放使东莞外向型经济呈现新的发展势头。1992年至1994年这三年,累计新签“三来一补”和“三资”项目协议8028宗,接近1979年至1991年这13年的总和;实际利用外资27.25亿美元,是过去13年总和的2倍;外贸出口42.13亿美元,是过去13年总和的1.37倍;创汇42.71亿美元,是过去13年总和的1.37倍。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东莞市委审时度势,适时将城市建设提到议事日程。1992年8月,东莞市委、市政府召开第一次城市工作会议,果断提出“按现代化城市格局建设东莞”的新思路,按现代化的城市格局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把东莞建设成以城区为中心,镇为卫星城市,管理区为小市镇,以现代化交通和通讯网络联结起来的组团式现代化城市。这一构想,是对中国特色农村城市化之路的大胆探索。为实现按现代化城市格局建设东莞的奋斗目标,东莞市委着重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努力提高全社会的现代化城市意识。二是以高标准和超前意识抓好城市规划。三是有步骤地理顺和改革土地管理制度,保证城市建设顺利进行。四是抓好10项重点工程建设,主要有公路交通、港口、通讯系统、供电、供气、饮用水、市(镇)高新技术开发区、城市中心区、城市公共设施、大型商场、旅游业、现代科技农业样板点、教育科技事业等建设。五是强化城市管理,成立城市管理委员会,制定城市管理的规章制度。

    从1984年到1994年的十年间,东莞经济形态完成了从小生产内源型到大生产外向型的转变,东莞城市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逐步建成以原有的各个镇(区)为组团、城乡一体化、用现代化交通和通信网络联接起来的城市群。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农业稳定增长,工业化步伐加快,城乡面貌发生新的变化。1992年,东莞人均生产总值进入全国城市前20名的行列。1996年1月,东莞市被省人民政府命名为首批“广东农村小康达标市”。

    2、实施“第二次工业革命”战略

    1994年10月,中共东莞市第九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认为,从1984年9月提出“向农村工业化进军”发展战略以来,东莞已基本实现了农村工业化。这是东莞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体现了东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进步。但是,东莞现有的工业,基本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较低,附加值低,这样的工业增长方式已经不合时宜。东莞经济要有更大的发展,必须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次党代会确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战略,其内涵是由劳动密集型工业向技术密集型工业迈进,提高新产品和市场的开发能力,提高技术含量、附加值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使“数量型”经济逐步向“质量型”经济转变,加快追赶亚洲“四小龙”,率先实现现代化。这是东莞发展史上又一次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的党代会,“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标志着东莞经济开始了升级转型。

    东莞市委深入推进“第二次工业革命”战略,先后召开9次全会,分别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目标、任务、工作思路、港口经济战略、经济管理和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等一系列事关全局的问题作出具体规划和部署。

    1997年下半年至2000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世界经济受到严重冲击。面对这一冲击,党中央提出“坚定信心,心中有数,未雨绸缪,沉着应付,埋头苦干,趋利避害”的指导方针。东莞市委在国家强有力的宏观政策支持下,逆势而上,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IT产业)为抓手,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建立了以IT产业为主导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基础,使东莞的产业结构迅速得到调整优化。至2001年,三大产业比例由1994年的14.18:53.44:32.38演变为5.45:54.46:40.09。工业内部结构由以服装、纺织、塑料制品等为主逐步转向以电子通信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等为主;外贸出口结构由以纺织、服装等为主逐步转向以机电产品为主,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加工、生产、出口的比例逐年提升,初步形成了以IT产业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东莞IT产业的地位不仅在东莞经济中日显重要,而且在国际IT界也日益突出。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战略的实施,使东莞的产业结构得到有效的调整、优化和升级,国际大企业、大财团到东莞投资明显增多,以IT产业为代表的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国际性加工制造业基地的格局正式成型。至2001年末,东莞拥有“三来一补”和“三资”企业14726家,约占全国外商投资企业的十分之一。其中东莞市的IT产业企业3000多家,出口总额86.4亿美元,占东莞出口总额的45.5%。1996年至2001年,东莞市外贸出口总额连续六年保持在全国各大中城市第三位,仅次于深圳和上海,为国家提供外汇顺差197.83亿美元,相当于国家新增外汇储备14.27%。

    3、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2月,东莞市委召开全市三级干部会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由此,东莞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目标,以市场为取向,有序地推进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各项配套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到2000年,东莞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深入推进企业改革。从1992年开始,东莞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一核心,对市属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推进企业股份制度改革试点,东莞宏远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创立,揭开东莞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序幕。1994年8月,东莞宏远工业区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东莞第一家上市企业。大力推进抓“大”放“小”,对国有、集体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成立了40家大型企业集团。至2000年,全市公有制企业改制已基本完成。

    稳步推进财税金融改革。财政体制方面,东莞市实行财政大包干体制,彻底打破财政大锅饭,调动了各级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东莞财政收入增长很快。1998年,实行公共财政改革,全面实行收支两条线,形成以满足市场配置资源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财政体制。税制方面,1993年开展以增值税为重点的流转税制改革,1994年完成了东莞市国家税务机构和地方税务机构的分设工作,全面实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金融体制方面,全市建立了以国有银行为主体,政策性银行、地方股份制银行、保险、信托、证券等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

    积极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积极推进价格改革,放宽价格管理,坚持多放少管,放管结合。加强市场物价调控管理,至2000年底,放开的商品和服务价格比重约达95%,全市已基本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形成价格、价格调节经济”的市场经济价格运行机制。积极发展商品市场,初步形成一个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在内的批发和零售相结合,大中小相结合的多层次、多经济形式和多运作形式并存的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其中一些商品市场如虎门服装市场、厚街家具市场、大朗毛织市场等等,在全省、全国都颇有名气。东莞已初步建立起金融、劳务、房地产、技术、证券、产权等要素市场。

    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完善土地承包权,大力发展“三高”农业(高质、高产、高效)。在此基础上,逐步将股份制广泛应用于农业(农村)综合开发、规模养殖和社会化服务领域。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结构和行业结构得到优化,由初级产品加工和劳动密集型逐步向高新技术项目方向发展。到2000年全市共有乡镇企业3.92万家。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城乡一体”的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东莞在全国率先建立覆盖全市的农民基本养老保险金制度和全民医保。工伤、失业、生育等保险制度相继建立起来,保险待遇逐年有序提高。同时还建立最低工资制度和市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到2000年底,东莞初步建成了覆盖全市城乡、涵盖职工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保障方式多层次、保障项目较齐全、具有东莞特色的社会保险体系。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下发《东莞市关于简政放权提高办事效率的暂行规定》,公开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实行简政放权。1995年和1998年开展两轮机构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将行政性公司转为经济实体,剥离行政管理职能。精简和合并职能交叉重复或业务相近的机构,机构编制进一步精简。1997年进行公务员改革,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推进政府采购,实施政府机构和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清理、整顿和规范政府审批行为。第一轮审批改革结束时,东莞市原有的1082项市直和省属单位的审批事项减少了25%。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东莞市委坚持“以管理促改革促发展”的工作方针,强化经济管理,防范金融风险。1995年,全市进行大规模的清产核资工作,摸清了市、镇、村三级公有资产存量。在此基础上,全面清理不良债务,设法减债降息,堵塞管理漏洞,化解经营风险。并对干部实行经济管理量化考核,落实责任制。同时,建立和健全以资产管理为核心的一系列管理制度。通过强化经济管理,堵塞经济运行的不少漏洞,化解金融风险,保障了经济效益的提高,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1997年底至1998年,东莞市顶住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经受住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严峻的考验,被上级有关部门称誉为“金融零风险”市。

    四、加快发展,建设国际制造业名城

    1、实施建设国际制造业名城战略,加快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

    党的十五大提出,有条件的地方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1999年5月,中共东莞市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争取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东莞从此正式启动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伟大工程。2001年5月,市委召开工作会议,提出建设以国际制造业名城为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的目标。同年9月,确定了“一网两区三张牌”的工作思路。“一网”,就是要把东莞2465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建设,构筑覆盖全市的水、电、气、路、港等高标准基础设施,提高城市承载力。“两区”,指建设城市新区和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从整体上提高东莞的集聚力和竞争力。“三张牌”,指打造城市牌、外资牌和民营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和发展优势。

    2003年4月10日至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广东。13日,总书记到东莞视察,对东莞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鼓励东莞要继续打基础、办实业、走正道。4月22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大会,学习贯彻胡锦涛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要求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以此为新的巨大动力,努力增创新优势,开拓新局面,争取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和协调发展,使东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更好地发挥排头兵作用。

    2004年4月,中共东莞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提出努力把东莞建设成为国内外有影响的现代制造业名城,率先在2010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会议强调,必须以这一奋斗目标和任务统揽全局,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照“一城三创五争先”的工作思路,努力加快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广东建设经济强省和文化大省作出更大贡献。“一城三创五争先”的工作思路是“一网两区三张牌”工作思路的延伸和深化。“一城”指建设现代制造业名城,“三创”指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发展环境、创新发展能力,全面提升本市的综合竞争力,“五争先”指在外源型经济、内源型经济、城市建设、文化建设、党的建设这五个方面争先创优。

    围绕建设国际制造业名城,东莞市委采取两大措施:一是加快结构调整。主要实行“四个优化”: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IT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动民营经济上规模、上水平,优化所有制结构;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加速资源整合与资本积聚,优化利用外资和区域经济结构;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大力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优化人才结构。二是扩大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对日本、韩国、美国、欧盟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引资工作,吸引更多的大公司、大项目和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地区总部、采购中心等落户东莞。进一步实施以质取胜、科技兴贸和市场多元化战略,提高一般贸易比重,努力扩大出口。

    同时,市委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2003年3月至9月,东莞市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流动党员(主要是外来流动党员)中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试点。2005年,在全市开展以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使广大党员增强了党性。实施“固本强基”工程,推进以农村和企业为重点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处大案要案、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的工作。

    2、城市建设迈上快车道

    进入新世纪,东莞把城市建设作为东莞市发展的“纲”,开始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东莞围绕“一年一大步,五年见新城”的目标,以“建城、修路、整山、治水”为重点,全面推进城市建设。2003年6月,东莞市委专门召开全市城市工作会议,按照“拉开框架、优化布局、强化功能、改善环境、提高品位”的原则,实施“南拓、北合、西进、东联”城市发展战略,优化空间布局。完善修编《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15)》,对市、镇、村进行统筹规划,形成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网络。

    东莞由此全面展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由过去的旧城区为主向大市区格局转变,由单项突进向综合配套转变,由单纯强调美化绿化向注重功能和品位转变。从2003年开始,东莞全面启动加快原市区——同沙——松山湖“三位一体”的城市中心区建设。完成了东莞中心广场、行政办事中心、会议大厦、展览馆、图书馆等标志性建筑建设、中心区路网改造、东江两岸沿线整治、运河两岸景观和鸿福东路改造等工程,升级市区道路网。兴建一批水、电、气、路、港等重点工程,形成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同时加强电网建设改造、供水管网改造、水利防灾减灾工程等城市功能配套项目建设。至2006年,现代化城市格局基本成型。

    与此相配套,东莞加强了城市管理。2003年6月,东莞实施“城市管理强化工程”。围绕建设现代制造业名城的目标,以城市公共环境、公共秩序、公共行为管理为重点,实施“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制。完善城市交通规划,建立市区、镇和跨镇三级公交服务体系,完善公路、道路等配套工程和设施。2004年开始,用3年时间,建设全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集成电子警察系统。构建现代化市政管理模式,改革市政管理体制和运营体制,推动市政管理市场化、现代化。开展“四清理”、“平安东莞”、“治摩治吧”、建筑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专项整治行动,全市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

    同时,东莞加快园区建设步伐。2003年5月,东莞召开首次园区工作会议,确定园区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四集四新”,即实行用地集中、开发集约、产业集聚、能量集合,以园区承接新增量、培育新产业、营造城市新布局、增创发展新优势。重点开发建设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虎门港开发区、东部工业园、东莞生态园,各镇(街道)园区提质升级,形成一个整体性、多层次、多元化的园区体系。

    3、加快发展民营经济

    东莞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加快发展。2001年和2006年,东莞市委市政府先后下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从经营领域、经营条件、人才引进等入手,完善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融资、税收、企业用地、厂房购置和外贸出口等方面给予民营政策优惠。从2004年起,连续5年,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作为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和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体系建设。

    为扶持民营经济发展,东莞完全放开经营领域。2003年4月,东莞召开民营经济工作会议,对民营经济实行“四个不限”:不限发展比例、不限发展速度、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规模。推行“三个放开”:放开投资领域,环保、教育、文化、卫生、交通、市政等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领域,向民营企业全面放开;放开要素市场,放开建筑、规划设计、土地、房地产、中介等要素市场,给民营企业同等机会。放开人才渠道,出台引进人才的三个规定,实施《特聘人才工作证》制度,放宽民营企业人员落户条件,对符合要求的民营企业以及优秀民营企业家实行优先入户。同时提升服务水平,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融资服务。

    东莞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在企业数量、经济规模、资本实力等方面不断扩大,民营企业的经营领域不断拓宽,特色产业突出,成为与国有集体经济、外资经济相并重的经济发展新动力,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

    五、转型升级,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

    1、实施经济社会双转型战略,转型升级全面展开

    2007年1月,中共东莞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市委深入分析东莞“双优势效应”(在国内格局中的先发优势和世界格局中的后发优势)逐步弱化、“双边缘困境”(在全球生产网络以及国内生产体系中处于边缘位置)逐渐显现的新形势,确定了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战略,大力推进资源主导型经济转向创新主导型经济,初级城市化社会转向高级城市化社会。经济转型方面,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外延型向集约型、内涵型转变,经济体制从初级市场经济向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现代市场经济转变,经济结构从外源型经济为主向内外源型经济并重转变,对外开放从引进来为主向引进来、走出去并举转变,产业结构从加工制造环节为主的纺锤型向加工制造与研发服务环节协调发展的哑铃型转变,资源利用从线型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社会转型方面,从城乡二元冲突型社会向城乡协调型社会转变,本地与外地户籍人口分割型社会向本地与外来人口融合型社会转变,从矛盾多发的不稳定社会向阶层和谐的稳定社会转变,从不协调、不全面发展的社会向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转变。以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为标志,东莞开展了持续数年的艰辛的“双转型”工作。

    2008年3月,东莞作为中央指定的全国23个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单位之一,开展了为期6个月的“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学习实践活动。在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中,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核心任务,破解转型升级的难题,圆满完成了试点任务,为全党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供了有益借鉴。

    5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试点工作动员大会,要求全市迅速行动起来,做好产业机构调整升级试点工作,开创转型发展的新路,为全省乃至全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创造出新经验。同年8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将东莞定为建设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试点城市,2010年获得国家有关部门确认,并在政策、审批权下放和资金三方面得到支持。东莞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得到了中央和省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省委书记汪洋多次到东莞视察、调研,对东莞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作出重要批示和指导。

    正当东莞深入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之际,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把东莞这个加工贸易最发达的地区逼到了风口浪尖上。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东莞市委沉着应对,化“危”为“机”,把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及时制定了“1+26”产业调整政策体系,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意见》;出台扶持民营企业的22条措施,出台“八个10亿元”帮扶政策等。同时通过莞港合作、招商引资、产业转移、拓展内销、培育扶持现代产业等方式,积极探索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路径。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东莞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取得阶段性成效。2010年,东莞经济已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前最好的水平。这一年,东莞市GDP达4246.2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3% ;来源于东莞的财政收入785.1亿元,比上年增长25.1% ;合同利用外资25.9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0.7% ;进出口总额1213.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同时,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明显改变,自主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经营模式、技术品牌、企业结构、市场结构、资源配置不断优化。

    市委在推动经济转型的同时,也积极推进社会转型,同样收到了明显成效。市委十分注重新时期城市精神的培育,2007年1月,市委正式确定“海纳百川,厚德务实”为新时期东莞精神。围绕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两大群体,东莞市委积极采取措施,推动其融入东莞社会。

    2、以创建文明城市为龙头,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在2003年获得“广东省文明城市称号”后,东莞市委以此为新起点,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大力培育市民核心价值,全面提升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一年一个主题,推进思想道德建设。2003年以来,先后开展“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三立”(立德、立志、立业)主题教育,开展“三培育”(培育科学发展观、培育艰苦创业精神、培育文明社会风尚)活动、“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开展“文明三有序”(公共交通礼让有序、公共场合和谐有序、公共环境整洁有序)主题实践活动;开展“树新风、迎奥运,创文明城市”2008年全民行动等主题教育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为未成年人办好十件实事。开展道德模范学习宣传活动。开展了《东莞文明公约》和《东莞文明行为规范》大讨论宣传实践活动,培养市民文明行为。以“共建和谐东莞,同享幸福生活”为主题,开展“城市暖流行动”。2009年1月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之后,东莞继续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坚持“文明创建常态化、管理机制长效化、监督检查日常化”,不断巩固、延伸创建成果,连续四届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东莞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坚持群众参与,自我教育,自我反省,自我提升,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思想道德素质显著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全面升级。

    3、推进文化建设,文化名城战略全面提速

    党的十六大以来,东莞市委把文化建设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加大了文化建设力度。2003年3月,市委召开全市宣传文化工作会议,提出了建设文化新城的任务。先后制定《东莞市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东莞市关于建设文化新城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大力推进文化新城建设。图书馆之城、博物馆之城、广场文化之城、音乐剧之都(“三城一都”)的城市文化品牌初步显现,市、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功能齐备。市财政先后投入20多亿元建成东莞市展览馆、图书馆、玉兰大剧院等10多项重大文化工程。全市建成公共图书馆(室)约500个,博物馆30多座,文化广场500多个,文化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以文化广场为主要阵地,以传统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校园文化、社会文化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丰富文化生活。大力发展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建设市创意产业中心园区、松山湖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等一批文化产业园区。抓住作为全省文化体制改革三个试点市之一的机遇,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化需要的文化体制与运行机制。同时加快发展教育事业。2006年1月,东莞市获得“广东教育强市”称号。2007年9月1日起,东莞市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本市户籍学生全免费义务教育。2007年,东莞普及高等教育,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

    2010年8月,东莞市委在文化建设取得扎实成果的基础上,正式确定建设文化名城发展战略,提出把东莞建设成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名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现代文化产业名城、岭南文化精品名城。围绕打造文化名城,市委先后印发《东莞市建设文化名城规划纲要(2011—2020年)》《关于东莞市建设文化名城的若干政策》,以及配套的四个《实施意见》对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名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现代文化产业名城、岭南文化精品名城“四个名城”建设进行具体部署,明确对文化精品创作、文化产业项目、文化园区(基地)、文化企业等具体扶持政策。

    从2011年至2015年,东莞市财政连续5年每年拨出1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文化名城建设。围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产业发展、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岭南文艺精品高地打造、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核心工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推进图书馆、博物馆、文化广场、市民艺术中心、电子阅览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创作了一批文艺精品,如音乐剧《蝶》、《三毛流浪记》等,形成了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品牌。出台《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推动文化产业升级转型。2011年5月,东莞市被国家文化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首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六、开拓前进,实现高质量发展

    1、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施东莞制造高水平崛起、高质量发展战略

    2011年12月,中共东莞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提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的战略决策和“三区四城”(即努力把东莞建设成为全省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区、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样板区、创新社会管理的引领区,成为广东现代制造业名城、创新创业之城、生态文明之城、平安和谐之城)的工作思路。

    党的十八大后,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形势、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和管党治党的重大考验,市委思路清晰坚定,就是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坚持转型升级不动摇,深化改革开放不止步,继续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核心任务,强化“三个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抢抓机遇、应对挑战,扎实推进改革开放。

    2014年,东莞市委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致力于向深化改革要活力、要动力、要竞争力、要新优势,着力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是年2月,成立了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全市改革,突出在关键领域改革先行先试。自2013年起,每年以市委、市政府“一号文”的形式统筹部署了“莞版改革”330多项具体改革任务,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全方位的改革。不少改革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实现了中央提出的“稳中求进、稳中求好、稳中求优”。至2015年,东莞在确保增长率不下降的前提下,通过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分别达47%、36%,传统制造业则从2010年的22.9%下降到18.8%。2015年,东莞以经济总量超千亿美元、增速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1%的成绩。2016年3月,《人民日报》刊发《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东莞调研行》专栏,总结了东莞经济发展经验。

   2016年12月,中共东莞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召开,确立“奋力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战略。其主要发展目标是: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迈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跨越生产总值万亿元、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动能转换与经济转型取得根本性突破、社会和谐善治水平得到根本性提升。2017年以来,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实施更高水平发展行动计划,抓好一系列重点工作,加快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018年7月,中共东莞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召开,市委深入分析东莞面临的新方位新形势新任务,特别在城市格局、创新格局、开放格局、产业格局、社会格局等方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确立了“高质量发展战略”。会议提出要推动经济发展质量、生态都市品质、协调发展水平、社会治理能力根本性提升,使东莞成为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彩而生动的范例。会议明确了八项任务:在增强创新发展能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开放合作水平、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打造现代生态都市、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创新社会治理格局上实现新突破。要求全市党员干部全面加强执行力建设,着力增强提升执行力的思想动力、制度动力和组织动力,争当全省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排头兵,以新担当新作为开创东莞工作新局面。

    2、深入推进“三重”建设,引领东莞转型升级

    东莞产业发展一直被外界诟病,“只见星星,不见月亮”,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与经济总量和制造业地位不相称。针对这种状况,2012年2月,东莞市委高规格举行全市“三重”建设工作会,作出了“三重建设”(即重大项目、重大产业集聚平台、重大科技专项)的战略部署。东莞市委把“三重”建设作为事关东莞高水平崛起的攻坚工程,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开工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的实施办法》《东莞市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若干国土资源保障措施》等多项重大项目管理制度和措施,并实施了市镇两级领导挂钩督导的目标责任制来推动重大项目的建设。粤海、散裂中子源、华为、OPPO等一批重大项目强势增长;兴建东莞新火车站、地铁2号线、虎门二桥等一批交通基础设施;市篮球中心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投入使用;虎门高铁站等TOD项目加快推进。2012年-2016年,累计引进重大产业项目268宗、完成投资1015亿元。2017年,完成重大项目投资513.6亿元,新引进亿元以上内资项目175宗,引进千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95宗。主营收入1000亿元企业2家,超10亿元企业数位居全省地级市首位。

    与此同时,东莞市委采取措施,积极推动企业进行差异化和个性化发展,鼓励企业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2014至2016年,东莞市实施“机器换人”三年行动计划,市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2亿元,资助企业利用先进自动化设备进行新一轮技术改造,提升企业竞争实力。2015年,东莞全面推进智能、服务型、创新、优质、集群、绿色制造“六大工程”,推动东莞实现从制造业大市向制造业强市的转变。2017年,东莞实施重点企业规模与效益倍增计划(简称“倍增计划”),全面提升产业集约发展水平。至2018年,相继出台了《东莞实施重点企业规模与效益倍增计划行动方案》、《东莞市“倍增计划”试点企业产业政策倍增扶持实施细则》、《深入推进企业高质量倍增发展助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工作方案》等政策举措,“倍增计划”试点企业不断扩容,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制造业快速发展。

    3、构建开放型新体制,大力提升开放型经济国际竞争力

    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任务,2013年2月,东莞市委制定《关于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若干意见》,突出“开放型经济升级”导向,系统梳理出24条新战略、新机制、新举措,加快建设支撑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贸易、产业、创新、资本、人才和合作等载体。实施构建开放型经济“四大体系”,提出全面推进打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提升集约高效发展水平等十大行动计划。六年间,东莞一般贸易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服务外包发展等多项开放型经济结构优化指标的年度增速率高于全省或全国水平。东莞还入选国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区。有序引导企业“走出去”,举办或承办加博会、海博会等重大展会,组织企业参加境外展会,为企业搭建高效采购销售平台,开拓国外新兴市场。率先打造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市,搭建海陆空跨境连接枢纽。2017年,东莞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2099.94亿元,增长5.5%。主动对接广东自贸区,深入推进深莞惠“3+2”经济圈一体化,不断深化与港澳台合作。2016年,制定实施《东莞市关于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全面提升外经贸水平的实施方案》,提出了促进加工贸易发展的45条举措,加工贸易稳步发展。

    民营在东莞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促进民营发展,2016年出台《东莞市开展“亲企清政”工程促进非公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制定“亲企清政”举措36条,加快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共性问题,提振企业家信心,促进我市非公经济创新驱动发展。民营经济税收与增加值贡献率逐年提高。2011-2017年,民营经济年平均增速达9.1%,高于GDP年平均增速1.2个百分点。2017年,民营经济占GDP 比重逐年攀升,从2011 年37.5%提高到2017年49.3%。外资和民营“比翼齐飞”、出口和内销“两分天下”、引进来和走出去“双轮并驱”的格局初步形成。在内源型经济加快发展的带动下,东莞经济焕发着巨大生机与活力,实现从外向型经济向高水平开放型经济跨越。

    围绕全面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这一总目标,向改革要动力要红利。东莞以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从2012年起,在没有立法权的情况下,东莞集中力量对证照分离、实施注册资本认缴制等进行了突破,不少经验做法被国家有关商事改革方案所采纳。全市各类市场主体从改革前的不到50万户,增长到2018年9月末的111.37万户,市场主体总量位居广东省地级市首位,全国地级市第二位。改革极大地改善了东莞的营商环境,激发了大众创业热情,优化了产业结构,推动了东莞的经济快速发展。东莞商改模式也成为全国样本。企业注册时间平均缩短60%以上,取消、下调或免征停征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260多项。东莞营商环境“加一”、综合成本“减一”的努力得到广泛认可。“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进,与省同步实施“先照后证”改革,工商登记手续再精简。探索直接落地改革试点,社会投资项目落地时间从18个月压减至7个月;推行外商投资市场准入“多证联办”改革,企业仅用3、4个工作日即可领齐相关证照。深化加工贸易审批制度改革,加工贸易监管从“四方联网”拓展至“八方联网”。

    4、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开启产业地区布局新篇章

    东莞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区域发展中不充分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市委积极探索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增长方式。2012年,东莞正式启动水乡地区“十镇一港”统筹发展,用更加开阔的视野谋求区域产业发展。2013年起,以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为契机,强化主体功能区和经济区规划。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规划通过省审批,水乡新城建设启动。松山湖与生态园、沙田镇与东莞港、长安镇与滨海湾新区统筹整合。银瓶创新区、大学创新城、水乡经济区东中西“三大增长极”建设全面推进,市镇中心区功能不断完善,“一中心四组团”的城镇群格局基本奠定。

    2017年,以实施园区统筹组团发展战略为抓手,着力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将全市划分为6大片区,谋划14个重点发展先行区,增强片区发展合力。松山湖片区“1+6”统筹组团发展试点取得突破性进展。统筹滨海湾新区与东莞港建设,经省政府批准升格为省级开发区。启动美丽港湾和美丽幸福村居建设,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扶持镇村基层转型发展,集体经济转型成效显著,村组两级资产负债率创历史新低。通过一系列区域统筹发展的创新举措,园区实力持续提升,松山湖纳入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全国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上升至第23位;东莞港跃为全国第十一大沿海港口、珠三角第二大内贸港口。

    实施《东莞市城市品质三年提升计划》,东莞确定了“中心城区强化、魅力小城建设、美丽幸福村居建设、交通设施提升、市政设施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城市更新、TOD综合开发、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建设、城市管理提升”等十大重点领域,建立了“三年提升计划”工作体系与统筹机制,把东莞打造成为综合承载能力强、文化内涵丰富、城市特色鲜明、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制造名城、现代生态都市。同时,援藏、援疆、援川以及对口协作广西、云南,帮扶韶关、揭阳工作扎实开展,区域合作进一步拓展。

    5、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东莞市委更加重视社会建设,从东莞特殊行政架构、特殊人口结构等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创新社会治理方式。2011年12月,市委提出了“创建全省创新社会管理引领区、争当全省社会建设排头兵”的目标任务,以此为契机,东莞在社会建设方面强化顶层设计,相继推出系列领先全省全国的创新举措,先后出台《东莞市构建现代化社会组织体制试点工作方案》、《东莞市社会组织创新服务基地建设方案》等系列文件,大力推动社会组织发展,推动异地务工人员融入东莞。2014年,在深层矛盾接连爆发的一年里,东莞市委及时果敢应对处置,出台《东莞市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铁腕整治涉黄涉毒等违法犯罪行为,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开展“扫黄”歼灭战,全面清剿涉黄违法行为,坚决铲除保护伞,加强娱乐场所长效管理,有效净化了社会风气。2015年3月,召开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综合改革动员部署会议,随后迅速推出系列配套文件,形成了推进基层治理综合改革的“1+N”政策体系。出台《东莞市法治政府建设规划(2016—2020年)》,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成效明显。

    围绕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2016年以来,东莞着重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实施社会服务管理“智网工程”,初步形成具有东莞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群防群治,确保专项斗争取得实效。平安东莞建设扎实推进,探索出一系列在社会治安、安全生产、食品安全、城市管理等全领域推行网格化管理的先进经验。严厉打击“四黑”违法违规行为,“黄赌毒”现象得到铁腕整治,“两抢一盗”等违法犯罪行为逐步下降。社会治安呈现出“三降一升”(违法犯罪警情、刑事案件数、命案立案数和破案率)的良好势头。连续三届获得“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市”称号,捧回全国综治工作最高荣誉“长安杯”。

 

    40年来,东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实力大幅提升,2017年经济总量达到7582.12亿元,是1978年的276.3 倍,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19 位。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建立起适应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业结构体系,三大产业的比例由1978年的44.6:43.8:11.6转变为2017 年的0.3:47.4:52.3。城乡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人民生活极大改善,稳步迈进宽裕小康。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文教体卫焕发勃勃生机,各项社会事业蒸蒸日上。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为宏大、最具活力的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革命。东莞改革开放40年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的社会转型,实现了从农村到城市的社会变迁,实现了人民群众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宽裕小康的生活转变,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精彩而生动的缩影”。立足于东莞的成功实践,我们更加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坚定不移地沿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就一定能够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编辑:李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