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东莞市凤岗镇花果山西侧。建筑面积17.2平方米,占地面积86平方米。亭由4根钢筋水泥圆柱支撑,两柱相距4.15米,亭高5米,亭顶部为深红色的圆柱体,亭呈四角形,用深红色的琉璃瓦盖顶,亭东面横梁上是由原广东省省长刘田夫题写的亭名“黄友亭”。亭子里南北两侧建有水泥浇制的靠背坐椅。亭子地面用花岗岩铺成,亭中立一黑色石碑。石碑由底座和碑块组成。底座用花岗岩制成,长1.16米,宽0.59米,高0.58米;碑块高1.25米,宽0.75米,厚0.21米。碑文由原东江纵队飞鹰队长何通撰文,原路东抗日民主政府新三区区长张松鹤书写,记载了黄友的生平及牺牲经过。
黄友(1927—1944),凤岗镇凤德岭人。1942年参加抗日游击队,任东江纵队独立第三中队(飞鹰队)班长,在虾公潭、凤凰山等战斗中屡建战功。1944年7月22日,在掩护主力突围时壮烈牺牲。战后,东江纵队追授黄友“抗日英雄”称号,将飞鹰队少年班命名为“黄友模范班”,中共中央军委又追认黄友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战斗英雄”、“中共模范党员”。
1944年7月22日晨,东江纵队飞鹰队袭击日军平湖据点,归途中在凤岗老虎山下与日军400多人相遇。少年班班长黄友带领8名战士掩护中队主力转移。日军用小炮、机枪向黄友班狂炸猛扫,一次又一次地发起冲击。黄友等人被日军团团围住,不能突围。黄友高喊:“同志们,为了掩护主力转移,我们决不后退一步,就是牺牲了也是光荣的!”黄友和战友们沉着应战,用手枪、步枪、手榴弹打退敌人多次冲锋,打死了10多名日军。少年班的伤亡也很大。傅天聪、赖志强、李明、尹林等战士相继牺牲。身负重伤的黄友把手枪埋在地里,把《党员须知》撕碎也埋进地里。敌人又一次冲过来,黄友扔出最后一颗手榴弹,胸部中枪,壮烈殉国,年仅17岁。
凤德岭乡亲们把黄友及其战友的遗体掩埋在老虎山下。1973年,在东莞县委的关心支持下,凤岗镇政府在花果山树了一块碑,并把黄友及其战友的忠骸葬于碑下,但没有刻名字。1995年,凤岗镇政府拨款修建黄友亭。同年7月22日,凤岗镇委、镇政府在花果山隆重举行黄友亭落成仪式。
(凤岗镇志办 温美暖、周光林)
|
革命遗址
黄友亭
https://dgds.sun0769.com 2009年02月11 11:02
编辑:蔡瑞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