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1月28日   
  
路西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
https://dgds.sun0769.com  2009年01月21 10:01
路西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
 
谭天度
 
    1943年12 月2日,经党中央批准,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简称东江纵队)正式成立。从此,东江人民的抗日游击战争走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打开了一个新局面。
    由于1943年以来,日本侵略军再次进犯广九(广州至九龙)铁路,占领了铁路沿线的重要据点,无形中把铁路两侧划分为路东(主要是惠阳地区,还包括宝安一小部分)与路西(包括东莞和宝安两县)两个地区。国民党守军不战而逃,铁路两侧沦为敌占区。这些地区先后被我游击队所收复,解放区逐步扩大。
    随着部队的壮大,解放区的扩大和巩固,在解放区建立政权的问题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部队不断壮大,需要有巩固的根据地为依靠,根据地的扩大和发展,需要有自己的政权做地方工作。同时也便于解决部队的钱粮枪弹和兵源的补充。在此情况下,党组织把我从部队抽调出来,派到路西东宝地区,负责进行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的工作。
    在建立东宝抗日民主政权过程中,我们碰到了不少的困难。由于日、伪、顽力量还很强大,我们活动的地域狭小,抗日根据地还不很巩固,所以部分群众怕部队转移,政权的安全没有保障,地主还乡团会反攻倒算,因而有所顾虑,持观望态度;同时又由于当时灾荒严重,群众生活困难,给建政工作带来物质上、精神上的困难。针对这情况,我们派出了政工队和民运队,深入乡村进行思想发动。既宣传抗战形势,又把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的必要和可能性向群众说清楚,争取群众支持,起来斗争。与此同时,我们积极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争取团结更多的开明绅士和上层人士赞助,分化瓦解敌人。我们还大力开展肃奸反特工作,打击敌人,为民除害,群众拍手称快。
    通过一系列艰苦细致的工作后,群众的顾虑解除了,对我们表示信赖,对抗战胜利充满信心。在这基础上,由下而上,由点而面,逐步建立起乡村抗日民主政权。到1944年7月,经上级批准,路西解放区抗日民主政府东宝行政督导处正式成立,同时颁发施政纲要,公布43个抗日民主乡政府的成立。这是东江民主建政史上的一件大事。
    东宝行政督导处成立时,东江纵队任命我为主任,何鼎华、王士钊为副主任。督导处下设政治、财经、民政、司法、宣教、税务(后增设)六个科和武装部、政工队、新大众报社、警卫连。督导处下辖十个行政区,先后成立了九个区政权。人口60余万,民兵7000人。为适应战争环境的需要,东宝行政督导处的组织机构力求精简,人员配备注意精干。在人员安排上,既根据“三三制”原则,吸收知名爱国人士参政;又考虑到斗争的艰巨性、复杂性,干部配备必须精干,要有一定政治思想水平和实际斗争的经验,以便应付突然事件的发生。
    东宝行政督导处成立之后,为保卫和巩固解放区,支援抗日战争,根据施政纲要的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
    首先,东宝行政督导处一方面把过去原有的群众组织整顿和健全起来,同时大力发展新的群众组织,如农抗会、青抗会、妇抗会等。到l945年9月18日,成立了全区农抗总会,积极带领全区农民进行抗日斗争和农业生产等活动。当群众已经组织起来之后,我们立即转入武装群众的工作。在各区、乡建立民兵组织,全区民兵达7000余人,形成一个全区性的民兵网。他们在协同部队作战,在抗击敌、伪、顽的战斗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如1944年春,宝一区民兵配合部队夜袭西乡飞机场,焚烧了敌人的飞机库。1945年1月19日,广九铁路沿线各乡的武装民兵五六百人配合部队主力出击敌人,炸毁敌据点碉堡六座,破坏敌人在广九铁路线的通讯,使敌人的火车和巡逻车相撞,死9人,其中少佐2人。同年秋,东莞新五区出动民兵300余人,配合路西支队对进犯霄边的李庆伪军200余人,给予歼灭性的打击,毙、伤、俘伪军共100多人,使敌人为之胆寒。
    其次,我们及时开展了减租减息工作,减轻贫苦人民的困难,加强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群众基础。
    1944年上半年,我们先在黄田、梅塘、黄猄坑等地开展减租减息工作,1944年冬,再在全区普遍开展起来。为了团结地主抗日,在减租减息的基础上,农民保证交租交息,不得拖欠。通过减租减息工作,农民负担有所减轻,生活有所改善,抗日热情空前高涨。在1944年12 月庆祝东江纵队成立一周年的时候,仅东莞一地,群众即捐款达17万多元,还有一批枪弹、食品和用品,劳军热情非常高涨。
    与此同时,我们抓紧生产建设工作。由于连年战争的破坏,遭受兵匪的掠夺,东宝地区的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群众生活十分困难。面对这一严重局势,政府抓紧了一系列措施,积极领导生产,成立了生产建设总会,指导各区生产,组织群众生产度荒;成立生产基金会,发行一亿元生产公债,投放到水利建设和贷给农民购买耕牛和农具;组织变工队,鼓励军民开荒,谁开谁种,谁种谁收等等。经过了上述的工作,东宝地区的生产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度过了灾荒的困难,全区军民的生产情绪更加高涨。
    在恢复生产的同时,为适应抗战的需要,政府还大力开展文化教育,提高群众的思想文化水平。各区都恢复了遭到破坏的小学,还举办各种业余学校。在各乡村举办夜校、识字班,既普及文化教育,又对广大群众进行抗日救亡的宣传教育。1944年,东宝行政督导处还在宝安水贝村创办了第一所新型的战时中学,即“东宝中学”,为许多有志青年提供了接受革命文化教育的机会,培养了一批抗日骨干,参加军政工作。1944年冬,我们出版了东宝行政督导处的机关报——《新大众报》,它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公布政府法令,报道战斗的胜利消息,对教育、动员群众,团结各阶层人民抗日,起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保证部队的给养和发展解放区各项事业的需要,东宝行政督导处成立后,还注意做好征粮征税工作:我们根据东江纵队政治部颁布的《关于减租及征收抗日公粮和地税给各地的通知》精神,针对不同对象,不同情况,认真地进行这一工作。正由于政策合理明确,工作深入细致,因而获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农民送缴公粮极其踊跃,工商业者也踊跃纳税。此外,我们还十分注意做好拥军优抗等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有这些工作,对于巩固解放区和支援抗日前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日本投降后,我们积极配合部队接收南头、常平等城镇。1945年冬,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抗日民主政府又及时领导人民群众进行反内战的英勇斗争。直到1946年6月,东江纵队北撤时才停止活动,光荣地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任务。
    (作者是原东莞路西解放区抗日民主政府东(莞)宝(安)行政督导处主任,离休前任广东省政协副主席)

 
(载《南北征战录》,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编辑:刘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