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岭山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坚持
黄庄平
我是在1941年6月初调任中共东莞大岭山区委书记的。
大岭山区位于东莞的西南部,东面是莞(城)樟(木头)公路,西面是莞(城)太(平)公路,南面是宝(安)太(平)公路。1938年10月,日本侵略军在大亚湾登陆后,先后占领了石龙和莞城,并在莞太、宝太公路沿线建立据点,还经常派兵到大岭山周围的乡村抢掠。这时,大岭山就成了抗日斗争的前线。
1938年,中共东莞中心县委曾派出一些党员到大岭山附近村庄开展工作,先后在大沙、太公岭、大雁塘等村庄发展党员,建立支部。日军侵占石龙、莞城后,中共东莞中心县委领导组织的武装抗日模范壮丁队曾在这一带活动,开展抗日宣传,抗击日军的掠夺。“老模”(群众对模范壮丁队的称呼)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信,党在这一地区也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1940年8月,曾生、王作尧部队根据中央的指示,从海陆丰回到宝安。9月由林平主持,在上下坪召开干部会议,传达党中央的“五·八”指示,总结东移的经验教训,确定了在东、宝、惠前线敌后坚持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方针。根据这个方针,曾生于10月初率领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70余人挺进东莞大岭山,开辟大岭山区抗日根据地。王作尧率第五大队30余人挺进宝安阳台山,开辟阳台山区抗日根据地。
部队到达大岭山区后,一方面依靠原有的地方党组织,一方面派出民运工作人员到各村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建立自卫武装,建立政权,并发展党组织。经过半年多的时间,发展一大批党员,许多村建立了支部;同时建立了乡政权,成立了相当于区一级政权的连平联乡办事处,领导乡政权的工作。各乡建立了抗日自卫队,配合部队作战。这样,大岭山抗日根据地就初具规模了。
1941年夏,中共东江特委根据斗争的需要,决定把部队发展的地方党组织交东莞县委统一领导;同时决定把莞太区党组织与大岭山周围的党组织合并,成立中共大岭山区委,我就是在这种情况一下调任大岭山区委书记的。
1941年6月初,我随同东莞县委书记陈铭炎到达第三大队的驻地大王岭。林平同志向我们介绍了大岭山半年来斗争发展的情况,说明了成立大岭山区委的原因,并对区委应如何开展大岭山根据地的建设作了重要指示。
根据林平同志的介绍,第三大队挺进大岭山区后,经过黄潭战斗,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接着又打退了伪军刘发如部和顽军黄文光部的进犯,保护了群众利益,威信大大提高,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部队发展到300余人,政权也建立起来,各乡的抗日联防自卫队在几次配合部队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地方党组织也有很大的发展,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在大岭山区已打开了局面。在这种情况下,把部队发展的地方党员交地方统一领导,成立大岭山区委有利于配合部队发展前线敌后的游击战争,有利于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区委在东莞县委直接领导的同时,还必须与部队的领导保持密切联系,为此,特从部队调黄业、李守仁参加区委。林平同对工作指示的主要内容:一、立即接收部队发展的地方党员的组织关系。加强对这批新党员进行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二、放手发动群众,准备在夏收后实行“二五”减租,以减轻群众负担,实施办法:由连平联乡办事处出布告,责成地主接受群众合理要求,规定农民在按政策减租后保证交租;由地方党员发动群众开展减租运动,使群众得到实际利益,激发群众的斗争热情。通过减租深入发动群众后,把部队回来时为适应群众觉悟水平而组建的兄弟会、姐妹会等,改组为村和乡的农抗会、青抗会、妇抗会,旗帜鲜明地以抗日救亡为号召组织群众。三、各乡的抗日自卫队已建立起来,在配合部队作战中表现很好。现在要求进一步巩固提高,以乡为单位组织抗日自卫常备队,集中训练,进行政治、军事教育,提高政治素质和军事水平。平时可站岗放哨,维护社会治安,打起仗来,可配合部队作战。四、动员青年参军,保证部队得以较快地发展。半年来不少地方党员带头参军,有很好的影响,今后仍由地方党组织承担动员参军的任务。
翌日,根据林平同志的指示,我到达百花洞,找到了部队民运部组织部长范毅同志,范毅同志介绍了大岭山周围党组织的情况,并将20多个支部和150余名党员的组织关系交我接收。这样,连同原来地方领导的党员70多人,全区共有党员220余人。
新建的大岭山区委由黄业、李守仁、李植光、王锦枝、黄华和我6人组成,何欢任区委妇女委员,不参加区委。区委成立的第一次会议在牛牯岭召开,会议传达了林平的指示精神,对工作进行了布置。
区委刚成立,1941年6月10日,桥头地方党组织送来情报,驻桥头日军有向大岭山进犯的动向。11 日拂晓,驻桥头日军果然经大迳、大环向百花洞进发,驻莞城日军也经上下山门扑来。来犯之敌是日军长濑大队400余人及伪军200余人,他们奔袭大岭山中心地区百花洞的目的,是妄图一举消灭我军主力,摧毁大岭山抗日根据地。由于我军事先接到情报,有了准备,所以日军刚进入百花洞,就被我主力部队及各乡抗日自卫队包围。日军遭到密集火力射击,被打乱了阵脚,数次冲锋,均被我击退。下午3时许两次施放烟幕弹,企图突围,亦未能得逞。后放出军鸽向石龙日军求援,又被我大沙自卫队击落,其求援报告及地图被我缴获。敌人在突围不得求援不来的情况下,龟缩在连平、百花洞、大环之间的山岗上。12 日,敌派飞机空投粮食弹药,部分又为我缴获。直至日军从广州、石龙出动步兵骑兵共1000余人前来救援,被困敌军始得逃脱。这次战斗持续两天,毙伤敌五六十人,敌军大队长长濑在突围时被击毙,这一仗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日军也自叹“这是进军华南以来最丢脸的一仗”。
百花洞战斗的重大胜利,使我军士气高昂,军威大振,群众情绪高涨,信心倍增,在祝捷大会上纷纷报名参军。会后,我们抓住有利时机,深入发动群众,开展“二五”减租。先在大王岭、牛牯岭、太公岭、瓮窑等村进行试点,这几条村很少大地主,多是中小地主。这些中小地主在我抗日宣传教育下,拥护抗日,支持抗日游击队,对减租抵触情绪不大,运动进展较顺利。在运动中,这些村都建立起农抗会、青抗会、妇抗会,有的还组织了儿童团。除连平联乡办事处原已组建了以吴更稳为中队长的常备民兵中队外,百花洞大捷后,各乡自卫队都成立起常备队。我们的抗日人民武装就形成了一支抗日自卫队民兵常备队抗日游击队这样的梯形队伍,使游击队真正扎根在群众之中,打起仗来就有了坚强的后盾。这时,党和部队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信,军民团结起来打日本鬼子的气氛很浓。党号召干什么,群众都积极响应,形势一片大好。
在大好形势下,我们注意了抓紧对党员的思想教育和对干部培训。6月中旬,区委在牛牯岭举办了支部书记一级的干部学习班,学习内容有:中国革命问题、论持久战、党的建设。为了准备干部的后备力量,以利将来更大的发展,部队举办了“中山书院”,招收知识青年,进行革命教育,谭家驹任院长。
这种形势如能延续一段较长的时期,我们完全可以把大岭山根据地建设得更加充实巩固,部队也可以发展得更加强大,给东、宝、惠的日伪军以更大的威胁和打击。但正当我们满怀信心迎接新的战斗任务的时候,国民党反动当局害怕我们的力量不断壮大,从9月下旬开始就派顽军向我们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形势突变,使我们处于日、伪、顽夹击的不利地位。顽军保安第八团、徐东来支队集结于大朗,分两路向我进犯:一路由水口经杨屋村、大塘指向牛牯岭、大王岭;一路直接猛扑大沙和连平。我部队和民兵当即坚决抵抗,顽强地进行战斗。在顽军进攻牛牯岭和大王岭时,我和区委几位同志分头带领500余民兵,配合部队作战,战斗持续了三昼夜,终将顽军阻截于大塘牛牯岭一线,并给敌人以重大杀伤。后来,大队领导考虑到敌我力量悬殊,不宜在内线长久作战,决定将主力转移到宝安进行外线作战,只留下邬强带领翟信中队留在大岭山周围坚持战斗。
当部队决定转向外线作战时,部队领导机关和地方党领导机关,都撤退到黄潭进行具体部署。这时,地方工作人员大部分向莞太路和宝太路沿线转移,逐步深入敌后坚持斗争。10月上旬,我和陈铭炎、谭家驹等撤到大迳后面的山地,研究转移的去向问题,连平联乡办事处主任刘荫提出治平乡绒旗墩是新开辟的一个点,有些上层人物表现不错,决定刘荫、谭家驹、黄坚等7人及医疗站医务人员和伤病员10余人转移到那里去;怀德新村有我地下党万明以教师作掩护在那里活动,陈铭炎和我就转移到那里去;杜襟南等则带领一批人撤到怀德独树村。
这时,形势十分严峻,斗争非常残酷,国民党反动军队进山后,到处烧杀抢掠,地方反动势力也乘机反攻报复。我地方党员、干部、民兵和积极分子先后被杀害的共有60余人。刘荫、谭家驹等7位同志被绒旗墩反动分子活埋于红山的深洞中,掩蔽在那里的医疗站10多位同志虽经英勇搏斗,最后亦惨遭活埋,不少党员在牺牲时非常英勇,表现了无产阶级的坚强意志。牛牯岭党员李长娘是一个代表。李长娘是个寡妇,入党后就把党当作亲娘,党叫干什么就干什么。她当区委的地下交通员,经常进出敌伪封锁线而毫无畏惧。在顽军进驻大岭山前,她经常给掩蔽在山洞里的同志送饭。有一次她送饭回来,有几个顽军拦住她,李长娘躲避不及,她镇定地质问敌人:“你们干什么?”“我们要抓共产党,你不是共产党吗?”“我不知什么是共产党,我是一个寡妇。”“你就是共产党的地下交通员。”“我不知道什么交通员,我日夜守着我的独生女儿,你们放着日本鬼子不打,都同我们老百姓作对。”“你们的曾生、林平在哪里?游击队在哪里?交通站在哪里?”“交通站、游击队我不知道在哪里,曾生、林平你们不是在找他们吗?还问我干什么?告诉你们这些没良心的东西,曾生、林平是中国人,是抗日游击队的领导,是打日本鬼子的,你们为什么不去打日本鬼子,专去打他们?”
“你的嘴那么硬,不怕死吗?”“我没有做对不起人民的事,怕什么?”“那就走!”当敌人要逮捕李长娘时,李长娘就理直气壮地说:“我李长娘生是共产党的人,死是共产党的鬼,要死就死在我的家门口。”李长娘这种大义凛然的气概,把敌人镇住了。她最后终于被敌人杀害。她视死如归,慷慨就义,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革命英雄气概。
在白色恐怖笼罩着大岭山区的情况下,大岭山区委是怎样坚持斗争的呢?
首先,我们坚持了党的领导。区委机关转移到虎门镇,区委委员黄业、李守仁、李植光、黄华一直坚持掩蔽在大岭山周围,和各个支部保持着密切联系。这几位同志(黄业于1942年1月调回部队)原来都是公开活动,谁都知道他们是共产党,要转入地下,实在不易,他们只得掩蔽在山洞中昼伏夜出。就是掩蔽在山洞,也经常受到敌人的盯梢和侦察。有一次,黄业、严英等几个人掩蔽在大王岭附近山上的炭窑里,下午发现有人在附近走过,幸好他们警惕性高,天黑后就转移,当晚10时许,顽军就包围了这个炭窑,结果扑了空。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下区委的同志之所以能够长时间坚持下来,没有发生意外事故,主要依靠当地党的组织和党员。他们土生土长,地方情况熟悉,特别是有一颗忠诚的心。他们选择最不引人注意的地方给我们掩蔽,随时警惕敌人的行动,敌人有什么活动,都随时通知我们。他们还给我们送茶送饭。他们把保护区委同志的安全看作党员应尽的责任,为了尽这个责任而不惜倾家荡产和牺牲生命。张家山的支部书记李牛同志为了李植光同志的安全,陪同李植光在山上烧炭掩蔽,李植光下山活动,他都亲自陪同,形影不离。这种阶级友爱精神是十分宝贵的。在党员和群众看来,只要有区委的同志在,就是有党在,不论斗争多么困难,见到了区委同志都非常高兴。区委委员留在山上坚持党的领导,对稳定党的组织,配合部队坚持斗争起了重要作用。
其次,我们积极配合部队战斗。由于党组织的活动从来没有停止过,坚持斗争的部队也就有了耳目。敌人的一举一动,党组织都能了解,及时将情报送给部队。有一次顽军准备出动,进攻邬强部队,我们打入国民党组织的连平联防队的党员立即送来情报,部队立即转移。这样,部队就主动多了。部队行军作战都得到地方党和群众的配合支持。当时粮食很困难,地方党员就发动捐献,在部队没有饭吃的时候,群众常常把自己用以备荒的口粮也献给了部队。许多群众表示:“部队顺利的时候,我们和部队在一起,现在部队有了困难,我们更要和部队在一起。”这充分体现出军民间的鱼水深情。1942年6月下旬,我部主力挺进大岭山区,集中兵力歼击顽军杨参化大队,以打破国民党三个月内消灭我军的计划和恢复大岭山根据地。群众非常高兴,为部队送茶送饭,组织起担架队,民兵也在区委的领导下集中起来,配合部队作战。区委委员李守仁就是在29日的大环战斗中光荣牺牲的。
第三,我们加强了敌后的工作,配合部队开展了敌后的游击战争。大岭山根据地被顽军占据后,区委除留下几名委员继续坚持斗争外,其余的干部都先后撤退到莞太路、宝太路的沿线地区,加强了敌后的工作,尽管1941年12 月日军占领香港后,为了维持广州与香港之间的公路交通,日军在莞太、宝太沿线的兵力部署有所加强,但原来莞太区的党组织有一定的基础,所以我们仍能在这种条件下开展工作。厚街、桥头、双岗、河田、涌口、太平等都是原来基础较好的点,这时都发展了一批新党员,还建立起游击小组。党的外围组织青年抗日同盟也扩大了,还发展了赤岭、沙塘、社岗、官美厦、北栅、怀德、霄边等据点。
为了准备坚持长期斗争,1942年夏,中共东江特委决定将东莞县党组织划分为两线县委进行领导。第二线县委采用单线联系,不与部队直接发生关系,准备坚持长期斗争。第一线前线县委,管辖大岭山区所辖地区再加上水乡区。6月成立第一线前战县委,我任书记,古道任组织部长(11 月调走,由方定接任),祁烽任宣传部长。县委成立后,将原来的大岭山区分为连平区、杨西区、厚街区、宝太区。这样,厚街区、宝太区和水乡区都是在敌后地区,更加有利丁加强敌后工作。
在这个时候,部队也加强了敌后工作。1942年10月成立敌后工作委员会,由王作尧兼任书记,卢克敏任副书记。敌后工委在莞太、宝太沿线开展工作,进行敌后游击战争。
1942年12 月,政治部属下的新闻台、《前进报》及医务所都先后搬到厚街、河田、双岗、涌口。这时,部队的主力队珠江队、第三大队也在莞太线、宝太线的敌后活动,打击敌人。
在这种情况下,地方党加强敌后工作,配合部队战斗,就更加重要了。为便于地方党更好地配合部队,有一段时间,政治部副主任李东明直接领导前线县委的工作。
这时,我们在敌后的工作,除了给部队提供情报,安置部队转来的机关工作人员,并在生活上给予方便外,主要是:
一、配合部队开展敌后统战工作,建立两面政权。这么多的部队和机关工作人员到敌后来,必须取得上层人物的同意和争取伪政权的掩护。当时有些伪乡长多少还有点民族观念,有些当汉奸的也心虚,害怕游击队袭击他们。我们就利用这种心理,晓以大义,指明出路,要他们不要死心投靠敌人,不要做伤天害理的事情,不能伤害我们的同志和老百姓,要他们给我们提供情报。这些要求,大部分伪乡长都答应了,当然做起来程度有很大不同。厚街赤岭伪乡长对掩护部队还做了一些好事。厚街虽然驻扎着日军,但我们在那里住了那么多机关工作人员,从来没有暴露过,甚至曾在日本驻军祠堂后面的房子里开干部会议,敌人有什么行动,我们事前都知道。这都是我们开展敌后统战工作的结果。
二、配合敌后工委建立游击小组,积极开展锄奸活动。敌后工委成立后,我们配合他们成立了一个精悍的配备武器的游击小组,共有20余人,专门打击那些死心投靠敌人又民愤很大的汉奸。白濠的伪乡长和官美厦村的伪村长就是被我游击小组潜入他们的住处杀掉的。这对伪政权人员威胁很大,对我们分化瓦解伪政权也很起作用。
三、帮助敌后工委派人打入伪广九铁路警备队,成立一个营。由已被我们争取过来的原伪护沙队队长王虎任营长,敌后工委派出林淦任副营长,我们还动员了一批抗日同盟的盟员做骨干。所以这个营虽以伪军面目出现,但实际为我们所掌握。
自从1941年10月我主力撤出大岭山根据地后,虽然1942年6月我部队主力曾回来攻打杨参化,在政治上起到振奋人心的作用,但至1943年上半年为止,斗争仍然是残酷的。在残酷的斗争中,大岭山区委(后来是东莞前线县委)始终坚持在阵地上,大岭山的党组织是经受起了严峻考验的。大部分党员始终立场坚定,坚持在斗争的岗位上,有些同志在受到严重摧残的情况下,仍然坚定不移。大雁塘党员吴石娇的丈夫被杀害了,房子被烧了,身边带着两个小孩,但她的斗志始终未减,一直掩护黄华同志的活动,保护了黄华的安全;大环山黄仁宽,房子被烧了,顽军到处搜捕他,他毫不动摇,避开敌人的搜捕,还掩护其他同志坚持斗争到胜利。1943年下半年起,特别是11 月日军占领了广九铁路,我军粉碎了敌人万人大“扫荡”后,大岭山根据地才逐步恢复并得到巩固和扩大。1944年7月1日,以东莞大岭山根据地和宝安阳台山根据地为基础,成立东宝行政督导处。在东莞设立了5个区政府,原来的大岭山区,划为新二区、新四区、新五区,分别成立3个区政府,对敌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于1943年下半年调离东莞。
大岭山根据地从开创到坚持斗争,最后得到恢复巩固扩大,几经反复,说明抗日斗争是持久的,创建抗日根据地的斗争也是持久的。没有抗日根据地,就不能坚持持久抗战;抗日根据地不坚持持久斗争,就不能巩固扩大,抗战也就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作者是原中共东莞一线前线县委书记,离休前任中共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载《东莞党史》2000年第2期)
|
回忆录
大岭山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坚持
https://dgds.sun0769.com 2009年01月21 11:01
编辑:刘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