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2月02日   
  
东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研究
https://dgds.sun0769.com  2009年02月03 11:02
东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研究
 
陈立平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党的十六大发出的伟大号召。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3年4月在广东考察工作时,也寄望广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率先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更好地发挥排头兵作用。广东省东莞市是全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已把加快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确定为今后发展的战略目标,这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决策。本文对东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问题作一些初步的研究。

    一、东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具备哪些条件

    一个地区要争取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具备“先行一步”的条件,东莞究竟具备了哪些条件呢?

    (一)东莞拥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和优势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东莞已实现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历史性跨越,成为中国综合经济实力30强的城市之一,拥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较好基础和优势。

    东莞的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全省前列,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自1979年至2001年,按可比价计算,东莞全市GDP年均增长率为15.92%。二十几年连续保持高速增长,这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是个奇迹。东莞外向型经济比较发达,目前已同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技术合作关系,有外资企业1.4万多家,成为全国最大的国际加工基地之一和举世闻名的IT产业生产基地。1996年以来,外贸出口总额连续7年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排在深圳、上海之后名列第三。早在1993年,东莞市人均GDP就突破1000美元,比全省提前2年、比全国提前8年进入小康。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我国要达到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而东莞市早于1999年人均GDP就已超过3000美元了,比全国提前21年实现了这个指标。目前东莞的人民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宽裕小康,进入中上发达国家收入水平。

    根据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东莞统计年鉴》(2002)资料数据,我们把东莞与全国全省2001年主要经济指标人均水平作个比较(见表一):

2001年主要经济指标人均水平东莞与全国、全省的比较(表一

指     标

人 均 水 平

东莞相当于全国(%)

东莞相当于全省(%)

全 国

全 省

东 莞

国内生产总值(元)

7543

13612

37777

500.82

277.53

地方财政收入(元)

1287

1536

2936

228.13

191.15

出口总额(海关口径、美元)

209

1267

12391

5928.71

977.98

各项存款余额(元)

11253

25681

94808

842.51

369.18

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元)

5779

13185

51920

898.43

393.78

固定资产投资额(元)

2901

4695

8157

281.18

173.7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元)

2956

5995

12790

432.68

213.34

实际利用外资(美元)

39

210

1175

3012.82

559.52

 

    东莞的经济实力表明,已经具备了在全国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

    东莞的城市竞争力较强。城市竞争力主要是指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多快好省地创造财富和价值收益的能力。根据倪鹏飞博士主编的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3月出版),2002年,中国200个样板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前10位是:香港、上海、深圳、北京、澳门、广州、东莞、苏州、天津、宁波。东莞市的综合竞争力排在一些大城市之上,居全国200城市的第7位,其中居民人均收入、长期年均经济增长率非常高。根据这本城市竞争力蓝皮书的数据,我们把东莞市竞争力在全国的排名列表如下(见表二):

2002年东莞市竞争力在中国200个城市中的排名(表二)

重 要 指 标

排  名

重 要 指 标

排  名

城市综合竞争力

7

区位竞争力

35

城市营销竞争力指数

23

环境竞争力

42

人才竞争力

24

文化竞争力

25

资本竞争力

31

制度竞争力

15

科学技术竞争力

31

政府管理竞争力

14

结构竞争力

5

企业管理竞争力

41

基础设施竞争力

38

开放竞争力

3

 

    从表二中可以看出,东莞市的城市综合竞争力、结构竞争力、制度竞争力、政府管理竞争力、开放竞争力等方面都非常强,尤其是开放竞争力和结构竞争力,分别名列全国第三和第五。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能力及潜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城市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东莞在全国城市中的竞争力优势,正是加快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所具备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是党中央和省委赋予的历史使命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是党中央和省委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也是东莞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东莞肩负着为全省和全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探索经验的重任。

    为加快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根据我国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的情况,邓小平在1992年视察南方时,首先向沿海地区提出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战略课题,他要求广东力争用20年时间赶上亚洲“四小龙”。同年10月党的十四大作出决定,广东及其他有条件的地方,力争经过20年的努力基本实现现代化。1999年3月7日,江泽民在参加七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广东代表团的讨论时,进一步要求广东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再次强调有条件的地方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精神,广东省委和省政府对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大课题不断作出研究和部署。1992年7月拟定了广东力争20年赶上亚洲“四小龙”的设想。1999年8月进一步研究制定发展规划,要求经济特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为总任务总目标统揽全局,到2010年左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起示范带动作用。以此为标志,广东正式启动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工程。2002年5月,省第九次党代会再次提出这个要求。2002年12月,省委九届二次全体会议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再次确定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表:珠江三角洲为2010年、全省为2020年。

    东莞属于珠江三角洲范畴,是有条件发展得更快一些的地方之一,应当担负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重任。从1992年起,东莞迈开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步伐。1992年6月,市委、市政府制定《东莞市追赶亚洲“四小龙”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对策和措施,揭开了东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的序幕。1999年5月召开的市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到20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以此为标志,东莞正式启动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工程。

    进入新的世纪,由于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长江三角洲以及东莞周边地区的发展优势,加上东莞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东莞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竞争和压力。在这种不进则退的处境里,东莞需要一种更理性、更长远的目光来审视自己的发展之路,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之路就是正确的选择。2002年12月,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市委十届七次全体会议制定了现代化建设更新更高的目标,提出要加快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步伐,从而把东莞现代化进程推向新的阶段。

    以上论述为政策、领导和导向优势,这是东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编辑:方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