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2月04日   
  
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与东莞小康社会建设
https://dgds.sun0769.com  2009年02月03 16:02
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与东莞小康社会建设
 
陈立平

    现代小康社会思想的创立者是邓小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邓小平继承中国传统思想遗产,对20世纪末中国的现代化发展目标进行新的定位,提出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进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小康社会思想。这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它指引了我国小康社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地处珠江三角洲的广东省东莞市,小康社会建设一直走在全省全国前列,折射着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光辉。联系东莞的成功实践,深刻领会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对于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无疑会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把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放在农村

   邓小平在构想小康社会时强调:我们是在农民占人口绝大数的国度上实现现代化的。实现小康社会必须以解决农村问题为前提,奔小康战略的重点要摆在农村。“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翻两番,很重要的是这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能不能达到。”[1]农村和农民问题,构成了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东莞市原是一个农业县,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0%以上。东莞认真贯彻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把农村确定为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把农民作为实现小康的主体对象,根据本地实际,成功地探索出三条农村奔小康的经验。

    第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主要采取五项措施:一是推行农业的适度规模和集约化、企业化经营;二是调整农业产品结构,发展高效农业;三是提高农业商品率和科技含量;四是完善农业服务体系,逐步实现服务社会化;五是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通过这些措施,东莞的农业生产持续增长,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第二,推进农村工业化。1984年,当全国农村改革和发展还处于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阶段,东莞已经完成了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农业经济得到全面发展,并及时提出“向农村工业化进军”的奋斗目标,开始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跨越。东莞以“三来一补”加工业为起步,大力发展外源型经济,仅仅用10年时间,就初步实现了农村工业化,农村经济社会出现了跨越式的发展。首先,改变了农村长期以来单一的经济结构。其次,农村工业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至1994年底,东莞农村工业总收入已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77%。再次,为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劳动力实现了非农化的转移。1994年,第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全市劳动力的76%,这就大大缓解农村人口要求生存、发展的压力,初步解决了农村最主要的社会问题。最后,加速了城镇化和城市化进程。1985年9月,国务院批准东莞撤县建市。1988年1月,国务院批准东莞市升格为地级市。

    第三,坚持城乡一体化。1992年8月,东莞市在建市以来第一次城市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抛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路,按现代化城市格局建设东莞,从而率先走上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城乡一体化道路。东莞作为一个地级市,不带县建制,通过农村工业化,大力发展小城镇,使广大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从而形成了一个以市区为中心区,28个镇为卫星城的组团式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市。中共中央办公厅调研室肯定了这种城市化发展模式,指出“东莞之路提供了我国城市化的一种现实可行的模式”[2]。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东莞市注意不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从体制上、思想观念上、生活方式上帮助和引导农民向市民转变。

    以上这些做法,加速了东莞农村小康的实现。1993年,东莞市人均GDP(户籍人口统计口径,下同)为8360元,折合1000美元左右,[3]比全省提前2年、比全国提前8年实现小康经济指标。1995年,广东省开展农村小康达标验收(以1994年为基数),东莞市作为全省第一批市县区达到了广东农村小康标准。1996年1月,被省人民政府命名为首批“广东农村小康达标市”。

    东莞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成功实践,验证了邓小平把奔小康的重点放在农村这一战略决策的正确性。我国长期以来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和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要求做到“五个统筹”,其中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改变重城市、轻农村的传统观念和城乡分割的体制,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消除,把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城乡发展,重要的前提和基础是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因此,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中关于农村和农民问题,对于我们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仍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低,不全面,不平衡,差距主要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于农村,必须立足于农村这个重点。

    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这个概念,是同经济指标“翻两番”相联系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工作重点的转移后,他反复强调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980年1月16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指出:“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4] 这一思想到后来被他归纳为“发展才是硬道理”[5]。这些论断,指明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东莞市在建设小康社会中,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先后抓住率先发展乡镇企业、珠三角开发开放、国际产业转移这三次重大战略机遇,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发展经济。一是坚持对外开放。东莞自1978年开办全国第一家对外来料加工企业后,至2003年已拥有外资型实际投产企业14080家,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出口总额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的前列。二是进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至2003年,东莞市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从1979年的40.7:43.6:15.7优化为3:54:43,实现了国民经济总量增长从过去的第一、二产业带动调整为由第二、三产业带动的格局。三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运作基本与国际接轨。四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至2004年7月,东莞市提前两年实现市委在2001年提出的“用5年时间实现民营经济总资产超千亿元”的目标,使内源型经济成为东莞经济新的增长点。五是加大城市建设力度。新世纪以来,东莞市掀起新一轮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高潮,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和发展优势。

    二十多年来,东莞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从1979年至2003年,东莞市GDP年均增长15.9%,比全国同时的9.4%快7.5个百分点,比全省同时的12.5%快3.4个百分点,成为珠江三角洲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最快最活跃的地区之一。[6]至2001年,东莞市人均GDP3达7777元(折合4560美元),相当于全国的500.82%、全省的277.53%,提前实现了邓小平设想的“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三步用30年到50年达到的经济指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16938元,相当于全国的246.91%、全省的162.63%;农民纯收入人均7366元,相当于全国的311.33%、全省的195.38%;全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4.36%(其中城镇居民为31.17%,农村居民为37.5%),总体上达到了宽裕小康水平。[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关于发展问题论述的具体运用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发展,首先是要发展经济。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当前,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纠正一些认识上的误区。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不意味着发展经济已退居次要位置,更不意味着经济建设不重要了,提出不惟GDP并不意味着不重视GDP。东莞的实践有力地说明,只有使经济快速增长,才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地区综合实力,加快小康社会的实现,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党的十六大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8]由此看来,邓小平在20多年前给我们制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根本方针,至今还没有过时,这是我们今天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很好把握的要点。所以,我们必须增强促进发展的紧迫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三、争取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邓小平最早提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重大战略课题。他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要求广东和其他有条件的地区经过20年的努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他指出:“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比如广东,要上几个台阶,力争用20年的时间赶上亚洲‘四小龙’。比如江苏等发展比较好的地区,就应该比全国平均速度快。又比如上海,目前完全有条件搞得更快一点。”[9]此后,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都重申这一指示精神。胡锦涛总书记于2003年4月到广东视察时,再次强调广东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排头兵作用。[10]这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就成为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一个亮点。

    东莞市认真贯彻落实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和党的十四大作出关于“广东要力争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于1992年6月制定了《东莞市追赶亚洲“四小龙”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东莞市要力争15年左右(从1990年算起),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达到亚洲“四小龙”当时的平均水平。此后,经过7年的奋斗,东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又上了一个台阶。1999年5月,东莞市第十次党代会制定争取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明确提出20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党的十六大召开后,东莞市制定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重申2010年争取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并调整提高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标准。东莞市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总目标总任务统揽全局,加快了发展步伐。至2001年,对照英格尔斯的现代化10项指标,东莞市除了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指标外,其余9项指标都已达到或超过要求。至2003年,对照广东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广东经济特区和珠江三角洲20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10项主要评价指标,东莞市已有6项指标达标或超标。2003年全市生产总值947.53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增长速度创近五年新高,人均GDP达到7000多美元,提前7年实现省提出的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7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481元,比达到宽裕小康的2001年分别增长9.1%和15.1%。[11]

    率先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与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全面发展、平衡发展、统筹发展并不矛盾,提出全面发展并不是不要重点发展,主张平衡发展并不是提倡平均发展,要求统筹发展并不是主张齐步发展。率先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使先发展地区发挥试验、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我国地域广阔,地区之间差异较大,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邓小平正是根据这一基本国情,提出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战略课题的。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与西部大开发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共同构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中国现代化区域发展战略。有条件的地方加快发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可以更加有力地支持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帮助、带动和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从而缩小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差距,加快全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邓小平历来坚持“先富带后富”的观点:“我的一贯主张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12]他还提出过“两个大局”的指导性意见:“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13]东莞市始终坚持贯彻落实这“两个大局”要求,抓住机遇,率先发展,同时通过资金援助、劳务输入、经贸合作、教育帮扶以及社会捐助等措施,积极帮助内地发展,尤其是以劳务扶贫最为突出。目前东莞市已吸纳了近500万大部分来自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劳力,2003年东莞的外来工仅是通过邮政向家乡汇款就达142.39亿元。东莞劳务扶贫的显著成绩,受到首届全球扶贫大会的赞赏。[14]

    从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来看,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本身就是第三步战略目标的组成部分,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完成后向整个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阶段推进的先导和加速器。通过东莞乃至沿海发达地区二十多年的成功实践,我们更加深刻领会到邓小平当年提出的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战略课题的重大意义。加快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步伐,已成为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因此,有条件的地区要继续响应邓小平和党中央的号召,牢固树立率先发展意识,理直气壮地、坚定不移地加快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步伐,为全国现代化建设大局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社会全面发展,是指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共同进步,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是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所要解决的重大战略课题。

    邓小平在1983年视察江苏等地回北京后的谈话中,就对苏州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美元时,中小学教育的普及,文化、体育和其他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十分重视,他认为:“真正到了小康的时候,人的精神面貌就不同了。物质是基础,人民的物质生活好起来,文化水平提高了,精神面貌会有大变化。”[15]1983年4月,邓小平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6]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他提出了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并谆谆告诫:“广东20年赶上亚洲‘四小龙’,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7]。在邓小平眼中,这些就是我国小康社会的发展方向。

    根据邓小平的指示,东莞市在建设小康社会中,注意防止一手硬一手软的倾向,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的同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使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东莞市着重抓好三项工作。第一,加强市民的现代文明素质教育。从1992年开始,长期坚持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活动和思想道德建设主题教育活动。并加强基础教育,于1995年在全国中等城市中率先普及了高中教育。第二,强化社会管理。坚持依法治市,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加强社会治安和交通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同时,不断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业和公益事业。坚持开展反腐败斗争和廉政建设。注重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2001年和2004年,分别在全国率先建立农(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农(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使东莞市的社会保险制度实现了由过去只保城镇到覆盖全社会的转变,这是我国小康社会建设中一个带有全局意义的突破。第三,实施“一城三创五争先”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以后,东莞市确立并实施“一城三创五争先”的工作思路与发展战略。“一城”就是建设现代制造业名城,“三创”就是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发展环境、创新发展能力,“五争先”就是努力在外源型经济、内源型经济、城市建设、文化建设、党的建设这五个方面争先创优,形成新的发展优势和增长动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东莞市实现了邓小平所期待的小康社会发展目标,跨进了全国综合实力30强城市之列,在全省、全国获得多项殊荣:先后被评为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市、全国农村教育改革先进单位、全国“两基”教育先进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卫生城市、全国体育城市、全国篮球城市、全国禁毒先进单位、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市、广东省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科技兴市先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等称号。

    邓小平构想的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发展、政治民主、社会安定、精神文明、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和综合国力强盛的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它与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以及党的十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一脉相承。东莞建设小康社会的历程,是东莞人民实践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过程,也是不断探索科学发展道路的过程。它的实践表明,东莞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协调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正因为如此,这座年轻的现代化工业城市才会有如此大的魅力引起国内外广泛的关注和好评。东莞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和经验昭示我们:只有坚持社会的全面发展,才能够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小康社会。

    (本文入选全国党史系统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学术研讨会。载《永远的旗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2008年9月获东莞市人民政府首次颁发的东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1]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7-78页。
[2] 中共中央办公厅调研室赴东莞调查组:《东莞之路——我国沿海农村通过工业化走向现代化的一条现实道路》,载《从农村走向城市——东莞现代化之路》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页。
[3]《东莞统计年鉴(2002)》,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第84页。
[4]《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18页。
[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5-376页。
[6] 东莞市统计局:《东莞国民经济实现大跨越》,载《东莞日报》2004年9月15日。
[7]《东莞统计年鉴(2002)》,第423、428-431页。
[8]《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18页。
[9]《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5-376页。
[10]《省委常委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载《南方日报》2003年4月17日。
[11] 《东莞市统计局关于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载《东莞日报》2004年4月30日。
[12]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66页。
[13]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77-278页。
[14] 《全球扶贫大会上海举行——东莞劳务扶贫备受赞赏》,载《东莞日报》2004年6月1日。
[15]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89页。
[16]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8页。
[17]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8页。
编辑:方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