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陈立平
小康社会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邓小平和党中央提出的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阶段。二十多年来,在党中央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东莞市建设小康社会取得了辉煌成就,从一个传统农业县变为一个新兴工业城市,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宽裕小康水平。当前,东莞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一、改革开放初期东莞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1978年-1980年) 东莞地处珠江三角洲,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改革开放前,经济以农业为主,被誉为“鱼米之乡”,然而,东莞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勤耕作,仅能解决温饱。 (一)迈出利用外资的第一步 东莞人民向来具有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光荣传统。1978年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中,东莞人解放思想,利用外资先走了一步。 1978年7月,国务院颁发《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试行办法》,中共广东省委率先作出发展来料加工的决定。东莞县委和县政府抓住当时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利用毗邻港澳,直接面向市场的地缘优势和港澳同胞、华侨众多的人文优势,决定在对外开放中,大胆引进外资,振兴地方经济,并根据当时东莞工业基础薄弱,缺乏资金、技术和人才,但具有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等有利条件,选择了成本低、风险小、收效快的“三来一补”(即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生产、补偿贸易)作为起步,走一条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路子。他们把这种形式叫做“借船出海”。 1978年8月30日,东莞县二轻局和香港信孚手袋制品公司签下东莞第一宗来料加工企业合作合同。9月,全国第一家对外来料加工厂——东莞太平手袋厂已正式开工。这标志着东莞利用外资迈开了第一步。从此,“三来一补”企业像雨后春笋般在东莞发展了起来,成为东莞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启动器。 (二)全面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东莞和全国一样,全面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学习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的轨道上,并确立了东莞今后建设的方针。1980年6月,中共东莞县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通过决议,号召全县共产党员坚决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方针和政策。 第二,拨乱反正,进一步落实党的各项政策。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方针,县委对“文化大革命”期间处理的案件全部进行全面复查。经落实政策复干、复职、复户、减轻处分以及作出正确结论的共有9865人。对11宗“反革命集团”错案全部予以否定并平反。根据党中央的规定,对历次政治运动中遗留问题作出了正确处理,其中比较重大的工作有三项:一是进行对错划右派的改正工作,全县517名“右派分子”均属错划,全部给予改正和摘帽。二是对全县695名“四类分子”(即地富反坏分子)进行摘帽,占总数的96.8%。三是落实华侨房屋政策,把占用华侨的房屋退还给华侨业主。各项政策的逐步落实,促进了安定团结,调动了全县广大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第三,地方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得到加强。1979年5月,成立了中共东莞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1980年6月,中共东莞县第四次代表大会、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政协东莞县第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分别召开,选举产生新一届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人民政府以及县政协领导班子,同时撤销“文化大革命”出现的县级领导机构——县革命委员会。 第四,建立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县委于1979年至1980年在全县大部分生产队中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了集体经济,改善了人民生活。 据东莞市统计局统计,1980年东莞生产总值7.04亿元,人均GDP(户籍人口计算口径,下同)627元,工农业总产值9.93亿元,农村社会总产值9.06亿元,工业总产值5.7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395万元,外贸出口总额7737万美元,结汇总额5824万美元,预算内财政收入6710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66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7亿元,总用电量1.97亿千瓦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这是原稿题目。本文在《广东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一书发表时,编者把原稿题目改为《率先迈向基本现代化的东莞》。 |
党史研究
东莞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https://dgds.sun0769.com 2009年02月04 10:02
编辑:方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