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志新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东莞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中,先后经历了三次思想大解放,每一次都带来了大发展、大转变。在思想大解放的引领下,东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奇迹,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一个精彩而生动的缩影。 一、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东莞通过“真理标准大讨论”突破“左”的思想束缚,实现了第一次思想大解放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此在全国引发了真理标准大讨论。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东莞广泛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方针,冲破了长期以来“左”的错误思想束缚,实现了第一次思想大解放,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 第一,破除“左”的思想影响。在思想解放与“两个凡是”的交锋中,中共东莞县委态度鲜明,坚持党的思想路线。1978年9月,中共东莞县委宣传部发出关于学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通知,从1978年秋到1979年春,东莞县委重点纠正了三种错误认识:一是所谓“重钱轻粮”、“重副轻农”、“重个人轻集体”;二是把生产责任制当作“修正主义”来批判;三是所谓“富则变修”。县委号召大办社会主义农业,粮越多越好,钱越多越好,集体和社员越富裕越好[1]。东莞破除“左”的思想收到了实效。1978年9月15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三个月,全国第一间[2]来料加工厂“东莞县太平手袋厂”正式开工,在全国率先经营“三来一补”(即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业务。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县委分批举办三级干部解放思想学习班,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坚定干部群众发展“三来一补”业务的信心。1978年12月21日,东莞县对外来料加工装配业务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开创了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管理与服务的先河。发展“三来一补”,较好地解决了东莞一缺资金、二缺技术、三缺市场以及本地劳动力过剩的问题,成为东莞经济起飞的“点火器”,使东莞很快完成了原始积累,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样板,成为著名的“东莞模式”。 第二,坚定发展外向型经济。1979年7月15日,党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两个报告》(中发〔1979〕50号文),进一步增强了东莞解放思想的信心。1984年中共东莞县第五次代表大会作出了大力发展城乡工业、全面推进农村工业化的战略决策。1988年1月东莞升格为地级市。在当年的中共东莞市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市委提出“加快改革,振兴东莞”的新战略,决心发挥开放前沿优势,建立高效、协调、外向型的经济体系,进一步推动农村工业化进程。从1978年到1991年,东莞外向型经济发展迅猛。至1991年底,东莞“三来一补”企业已达5000多家,“三资”企业700多家,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1978年至1991年,东莞国民生产总值从6.11亿元上升到73.77亿元,增长11倍。随着外向型经济的蓬勃发展,东莞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不断增加,产值大幅度上升,13年间经济年均增长率在20%以上,高于亚洲“四小龙”经济起飞时的速度。 第三,勇当改革开放典型。在思想解放的引领下,东莞改革开放的步伐继续加大。1984年,东莞县高埗公社由集体和个人集资250万元兴建的高埗大桥建成通车,成为全国第一座“集资建桥,过桥收费”的地方公路桥梁,开创了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大搞基础设施建设的先河。1989年1月,东莞实行养老保险一体化,突破合同工、临时工与固定工之间的界限。1988年一二月份,国务院代总理李鹏、上海市委书记江泽民、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先后到东莞视察,对东莞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0周年前夕,1988年四五月间,中共中央办公厅调研室在东莞进行30天的综合考察,形成调研报告《东莞十年——对我国沿海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一个成功典型的考察》,指出“东莞的成功和经验有它的普遍性,又有它的特殊性,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可以给各地的改革和建设提供一定的经验”。[3]1988年8月14日,《人民日报》全文刊登该调研报告,并加编者按,认为“东莞的基本经验,很值得重视”,[4]“读一读这份调查报告,有助于加深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进一步消除对改革开放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疑虑,增强搞好改革、开放的信心。”[5] 关于东莞在第一次思想解放中的成就,1990年12月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在《广东省东莞市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系列报道中指出:东莞闯出了一条以富裕、公平、稳定、文明为特征,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优越性在中国是可以发挥出来的。 二、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后,东莞澄清了改革开放中的一些重大是非问题,实现了第二次思想大解放 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奠定了思想基础。东莞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领会讲话精神,明辨是非,抓住机遇,实现了第二次思想大解放。 第一,彻底甩掉思想包袱。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勇于探索实践,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姓“社”还是姓“资”、姓“公”还是姓“私”的讨论仍在继续,东莞大胆引进外资,却被有些人指责为“复辟资本主义”。邓小平南方谈话,帮助东莞干部群众拨开思想迷雾,排除了“左”的干扰。特别是“三个有利于”的提出,澄清了改革开放中的一些重大是非问题。1992年3月9日,东莞市委工作会议召开,专题研究扩大开放深化改革问题,强调要抓住良好机遇,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集中精力将经济工作搞上去。1992年4月28日,东莞市委贯彻落实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制定了《东莞市关于简政放权提高办事效率的暂行规定》等,要求简政放权,加快关系全局的重点项目建设,加强对外资投向的引导,推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通过学习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使东莞的广大干部群众克服了小富即满、小打小闹、急功近利的思想,把发展目标着眼于国内先进县市,甚至是世界经济发达地区。 第二,大胆构建发展新蓝图。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提出的广东要力争用二十年时间赶上亚洲“四小龙”的要求,以及广东省要求珠三角先走一步,提前赶上亚洲“四小龙”的设想,让东莞跳出眼前格局,敢于超前思维。1992年6月,市委市政府大胆解放思想,制定了《东莞市追赶亚洲“四小龙”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东莞市要力争15年左右(自1990年起)达到亚洲“四小龙”当时的平均水平。《纲要》提出,东莞的产业结构要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由粗放型向效益型转变。当年8月,东莞市委根据东莞实际,果断摒弃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旧思路,确立了“按现代化城市格局建设东莞”的新构想。1994年10月,东莞市委提出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战略决策,把东莞现代化建设推向了新的阶段。1999年5月,东莞市第十次党代会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出要朝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努力奋斗,制定了新的战略目标和任务,描绘了东莞现代化建设新的蓝图:争取到2010年把东莞建设成为以国际加工制造基地、高新技术研发基地和外贸出口基地为基础的具有国际水平的工业、贸易、港口城市;科学技术和整体经济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这是东莞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从此正式开启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伟大工程。 第三,不断加大发展步伐。在思想解放的推动下,东莞的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1995年,全面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首次提出并大力扶持民营经济的发展。东莞与美、日、韩、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技术合作关系,外贸出口额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三。在改革开放中,东莞市实行“以管理推动改革,以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的方针,于1997年底到1998年顶住了亚洲金融风暴的考验,被誉为“金融零风险”市。2001年9月,将东莞总体定位为国际制造业名城、生态绿城、文化新城,制定了“一网两区三张牌”的工作思路[6]。2004年4月,中共东莞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进一步提出了 “一城三创五争先”的工作思路。“一城”指建设现代制造业名城,“三创”指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发展环境、创新发展能力,“五争先”指在外源型经济、内源型经济、城市建设、文化建设、党的建设五个方面争先创优。思想大解放推动了经济社会大发展,东莞相继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1999年底,《东莞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规定》打破了户籍限制,社保均等覆盖走在了全国前列。全市有500万外来务工人员参保,占到参保总人数的80%。2001年东莞在地级市中率先实施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比国务院在全国试点整整早10年。2003年4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东莞,对东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2005年,东莞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182亿元,28个镇全部进入全国千强镇。 乘着第二次思想大解放的浪潮,东莞大胆迈出改革开放的新步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走在了全国前列。 三、2006年面对“双边缘化”困境,东莞通过“五破五增”大讨论,实现了第三次思想大解放 2006年以来,东莞改革红利逐渐消失,“双优势效应”[7]明显减弱,“双边缘化困境”[8]逐步显现。东莞干部群众通过深入开展“五破五增”大讨论,清除新一轮改革发展和创新创业的思想障碍,实现了第三次思想大解放。 第一,开展“五破五增”大讨论。为了突破发展困局,2006年4到5月,东莞市委、市政府组织党政干部先后到珠三角、长三角城市考察学习,从思想上加深了“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危机感。5月30日,东莞市委召开领导干部大会,分析了东莞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深入查找发展中出现的瓶颈。市委号召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要实现新的跨越,必须做到“五破五增”,即破除骄傲自满思想,增强居安思危意识;破除因循守旧思想,增强勇于创新意识;破除封闭自给思想,增强开放合作意识;破除急功近利思想,增强乐打基础意识;破除贪图享乐思想,增强励精图治意识,加强创新创业,切实把增长方式转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轨道。通过开展“五破五增”大讨论,全市上下达成了共识,决心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东莞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为了推动东莞新一轮的发展,市委在这次会议上首次提出经济社会“双转型”的思想,即由资源主导型经济向创新主导型经济转型,由初级城市化社会向高级城市化社会转型。2007年1月9日,东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把经济社会“双转型”确立为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在经济转型方面,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外延型向集约型、内涵型转变,经济体制从初级市场经济向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现代市场经济转变,经济结构从外源型经济为主向内外源型经济并重转变,对外开放从引进来为主向引进来、走出去并举转变,产业结构从加工制造环节为主的纺锤型向加工制造与研发服务环节协调发展的哑铃型转变,资源利用从线型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在社会转型方面:从城乡二元冲突型社会向城乡协调型社会转变,本地与外地户籍人口分割型社会向本地与外来人口融合型社会转变,从矛盾多发的不稳定社会向阶层和谐的稳定社会转变,从不协调、不全面发展的社会向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转变。围绕“双转型”发展战略,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改革方案和政策措施。东莞的转型引起了广东省乃至中央的高度关注,2008年3月,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到东莞专题调研,肯定了东莞“双转型”做法,要求东莞坚定实施转型升级,争当排头兵,再创新辉煌。 第二,面对危机坚定转型。正当东莞大力推进转型之际,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东莞市作为外向型经济依存度较高的城市,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猛烈冲击。2009年东莞第一季度的GDP首次出现负增长2.3%,对外出口下降了25.9%。面对困境,东莞市委市政府坚定执行转型战略不动摇,沉着应对,化“危”为“机”。东莞提出了“四个忍得住”思想,即:忍得住暂时的阵痛、忍得住暂时速度的放缓、忍得住暂时收入的减少、忍得住社会的非议。2008年下半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先后两次到东莞调研经济运行情况,他肯定了东莞的做法,并指出“忍得住就是胜利!” 从2008年10月起,市委市政府先后推出“六个十亿”,实施帮扶企业政策;完善产业结构升级“1+26”[9]政策体系,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出台扶持民营企业的22条措施,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降低过份依赖外向型所带来的风险,通过莞港合作、招商引资、产业转移、拓展内外销等措施,促进经济转型升级。2009年4月,东莞市委市政府颁布《关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并在全国首创“来料加工企业不停产转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转型模式。由于提前布局,应对得力,2010年东莞经济全面恢复,当年东莞和苏州被确定为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肩负为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探索道路的重任。与此同时,加大社会转型力度。2007年4月,东莞把外来务工人员统一尊称为“新莞人”,鼓励新莞人参选人大、政协代表,出台了积分入户、积分入住等社会融入政策。2007年9月东莞全市禁摩,通过政府培训帮扶,使97%的“摩的”司机实现成功转型就业,社会治安和城市面貌得到明显改善。2011年,东莞设立50亿元专项资金,启动“十百千万人才计划”,出台了《关于加快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的实施意见》等,努力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市向人才资源强市转变。 第三,解放思想引领新发展。2011年12月,东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的战略决策。这既是对经济社会“双转型”的传承和延伸,更是新的思想解放。针对东莞企业“群星闪耀缺少明月”的实际, 2012年2月,东莞全面推进“三重建设”,即重大项目、重大产业集聚区、重大科技专项建设,“三重”建设成为了东莞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强力引擎。在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阵痛中,东莞越来越意识到,当今区域竞争已经从比区位、比资源,逐步向比营商环境、比行政服务转变,因此,又在全国中较早提出商事制度改革。2012年4月6日,大朗镇被确定为东莞市企业登记注册行政审批改革试点。2012年12月,东莞全面推行便捷登记、审批提速和协同监管“三位一体”的商事制度改革,企业从洽谈到签约基本做到一周就能完成,半年便能投产。2012年12月26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到东莞调研,充分肯定了东莞的转型升级工作。2013年10月,《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东莞商事登记改革活力四溢》一文,介绍了东莞商事制度创新经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东莞继续迈开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大步,将城市功能划分为“一中心四组团”,重点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大力扶持互联网+等新兴业态发展;积极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市,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全面推进东莞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六大工程”,大力扶持企业开展机器换人,对低附加值企业进行腾笼换鸟,打造制造业的“东莞质量”和“东莞标准”。2015年11月,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播发聚焦中国经济“四个没有变”新闻,把东莞作为“改革为中国经济强筋骨”的典型案例进行宣传。2016年1月东莞市政府发布一号文件,题为《关于大力发展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的意见》,被评为全中国最全面最系统的机器人产业发展政策。2016年初春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社等对东莞进行了密集报道,充分肯定了东莞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而做的不懈努力。在大力推动经济转型的同时,社会转型也迈出新步子。大力推动网上大厅办理业务,创建党代表工作室制度,与民沟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更加通畅。大力推动公共服务,特别是社会融入、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和矛盾化解等。2013年11月,东莞被国家文化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先后被评为中国十大最关爱民生城市、全国文明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在北京师范大学首次发布的2014中国地方政府效率排行榜上,东莞在全国54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一。2015年12月1日,中共东莞市十三届六次全会强调:东莞十三五期间要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对外开放合作、重点改革突破“三个走在前列”,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推动东莞适应新常态、争创新优势,确保2018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5年东莞经济总量正式迈入“千亿美元俱乐部”。 东莞的三次思想大解放,给东莞的发展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也积累了宝贵经验。东莞的实践证明,思想解放是开启一个地区发展的“金钥匙”。思想解放永无止境,尽管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还会出现许多艰难险阻,但只要我们高举思想解放的大旗,就能在前进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攻坚克难,无往不胜,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中国梦”。 (作者单位:中共东莞市委党史研究室) [1]《东莞今年又迈出新步伐》,《人民日报》1979年10月26日。 [2]《对外加工第一家——记东莞市太平手袋厂》《南方日报》1988年9月29日。 [3]②③《东莞十年——对我国沿海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一个成功典型的考察》,《人民日报》)1988年8月14日。 [6] “一网”,就是构筑覆盖全市的水、电、气、路、港等高标准基础设施网,提高城市承载力。“两区”,指建设城市新区和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从整体上提高东莞的集聚力和竞争力。“三张牌”,指打造城市牌、外资牌和民营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和发展优势。 [7] 双优势效应:在国家实施改革开放渐进战略和经济全球化梯度推进的宏观背景下,东莞同时具备国内格局当中的先发优势和世界格局当中的后发优势。这是过去20多年东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 [8] 双边缘化困境:一方面,东莞引进的产业仍是以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加工环节为主,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处于边缘位置;另一方面,东莞未能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尤其在自主技术和自有品牌上处于落后地位,在国内生产体系中也处于边缘位置。 [9]“1”是指《关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26”是指《东莞市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工作方案》、《东莞市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施“三旧”改造土地管理暂行办法》等26项具体配套政策文件。 |
党史研究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东莞三次思想大解放
https://dgds.sun0769.com 2018年07月09 15:07
编辑:李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