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瑞芬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东莞是个农业大县,中共东莞县委带领东莞全县人民艰苦奋斗,长期坚持进行水利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成为东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个亮点。 一、地理位置与自然状况 东莞位于广东省的中南部,地处东江下游南岸,珠江入海口东侧,北濒东江,西临狮子洋。东莞地形复杂,境内既有低山、丘陵、平原,又有纵横密布的水网河汊。东莞地处南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在汛期(4—9月)雨量特别集中,雨量分别呈“双峰型”:主峰出现在5—6月,称“龙舟水”;次峰出现在8—9月,称“白露水”。夏秋两季常受台风侵袭并带来暴雨暴潮。 东莞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大体分为五个片:东南部为山乡片,西北部为水乡片,西南部为沿海片,东北部地势低洼为埔田片[①],中部为丘陵片。1955年以前,每当石龙排灌站(北站)洪水位达五米左右,大多数堤围漫顶、溃决,受洪水威胁面积43万亩;埔田片洪涝为患,易涝面积23万亩;沿海受咸潮威胁2.1万亩,早造常常不能依时开耕,夏秋两季常受台风海潮袭击;山乡、丘陵易旱面积20万亩,尽管土地肥沃,雨量充沛,但缺乏调节控制,水旱灾害频仍,产量低薄。遇到大旱时,山溪断流,水井无水,东江流量小,咸潮上涌,沿江沿海地区亦受旱受咸,旱灾面积最多达82万亩。全县受水旱灾害威胁的面积约为总耕地面积118万亩的四分之三。[②] 由于地理和气候环境影响,水旱灾害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为了生存和发展,东莞人民与水旱灾害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早在宋代开始,东莞人民就筑陂开渠,修堤建闸,围滩围渚,堤外筑堤,后来又建筑山塘水库,大小工程数以百计,但效果不大。至新中国成立前夕,有防洪堤围护卫面积30万亩,防涝工程受益2.1万亩,防旱工程在小旱情况下可解决12万亩。[③]当时修筑的土堤低矮单薄,结构简陋,防御标准低,水旱灾害远远得不到根治。尽管代代相继苦斗,解放前的东莞土地却经常受洪、涝、旱、咸、潮五患肆虐,农业生产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人民生活贫困。因此,只有解决水利的问题,保证农田灌溉用水,农业生产才有保障。 二、大规模的水利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东莞十分重视兴修水利工程,因地制宜进行水利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东莞水利建设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0年至1957年。这一阶段,东莞在恢复经济,贯彻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总任务过程中,确立“发展农业生产为主”的方针,组织和发动农民大力兴修水利。 1950年5月,东莞县成立防汛指挥部,负责全县的防洪防汛工作,有计划地开展水利工程建设,巩固农业发展基础。 1950—1952年,东莞水利建设的重点是建堤堵口、加固堤围,兴建了一批防洪防旱重点工程。首先恢复怀德水库工程施工,至1950年7月,怀德水库建成蓄水。1951年1月兴建福燕洲围,捍卫农田58300亩,这是省当年五大重点水利工程之一。[④] 1953年夏,东江发大水,沿江堤围多处溃决。县委组织群众堵口复堤,恢复生产。至年底,修复6大缺口,修复支堤300多处缺口,工程费用达到12亿元以上。[⑤]兴建沙溪水库,南坑、乌石坑等山塘工程,至1954年上半年,全县共投放90余亿元兴修水利,采用“民办公助”的形式兴修小型水利2200余宗,其中上半年修理250多宗[⑥]。1953年冬至1954年春,全县组织29600多名民工加固堤围,投入72亿元,保卫29万多亩农田[⑦]。 1956年6月,县委制订《东莞县1956—1962年农业建设七年规划》(初步草案),制定水利规划,提出这阶段水利建设的一大目标、三大任务。目标是:两年内全县范围基本消灭水旱灾,至1962年基本消灭。1956至1958年三大具体任务为:计划兴建设沙田、虎门两区的抗咸引淡工程,峡口水闸,山塘水库、机械排灌,挖平塘、挖水井,并将圆洲、福燕洲、挂影洲、山洲等围排灌系统进行整理,提高排灌效能;计划将7条主要堤围(福燕洲、挂影洲、圆洲、京西鳌、山洲、黄洲、五八围等)加高培厚,提高防洪能力;在严重地区(双岗至䲞沙以南)联围建水闸,兴筑道滘联围工程,并发动群众圈小围,做到基本上解决咸潮的威胁。[⑧]根据这一规划,东莞组织群众因地制宜进行水利建设。对沿江沿海地区实行联围,兴建大堤,抗御洪潮,拒咸引淡;对山乡丘陵地区实行建库蓄水,开渠引水,机电提水,防治旱患;埔田片实行截、排、导兼施,整治涝患。1957年,实施全面、系统、综合、治理的水利规划,继续加强农业水利建设,兴修大小水利工程1420宗,其中培修堤围36条,兴修山塘、水库、涵闸、坡圳等1384宗,捍卫了34万亩耕地,增加灌溉面积29万亩[⑨]。 东莞寒溪河流域是东莞境内地势低洼地区,是东莞最大的涝区。因积水为患,农业生产条件十分恶劣。为解决寒溪排涝,对寒溪涝区进行综合治理。1957年冬起,县委决定发动群众开凿东莞运河结合修筑东莞大围工程,解决寒溪河流域积涝问题。1957年12月,东莞大围工程指挥部成立,袁卫民任指挥,从各单位抽调干部100多人,作为指挥部工作人员。全县组织1.3万名民工上阵,驻莞解放军出动官兵1000多人,支援大围工程建设。工程历时四个半月,共完成土方321万立方米,工程费630万元,投工380万工日。东莞运河工程于1958年4月底完成,5月1日通水。东莞运河从峡口起经莞城至厚街石鼓出东江南支流,全长19.5公里,底宽20米,当寒溪内涝达峡口内水位5米时,运河过水流量为190立方米每秒。东莞运河的修建在防咸排涝方面作用显著,为灌溉两岸农田发挥了巨大作用。 至1957年底,全县建成沙溪、大钟岭等5座小(一)型水库和百足地等20座小(二)型水库,把原福隆、铁燕、独洲三条围联成福燕洲围;新建五八围机械排灌站、良机机械灌溉站、麻涌四乡联围,新建高埗、卢村水闸,使挂影洲围成为一个完整闭合围,有效地捍卫农田。同时,这一阶段开始充实水利工程技术力量,组织开展水利普查,完成对洪、涝、风、旱灾害进行全面综合治理的水利建设规划,为大规模水利建设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1958年至1965年。这一阶段,县委在社会主义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在全县大规模兴修水利。 1958年是东莞贯彻执行国家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头一年,东莞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全县人民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掀起了农田基本建设高潮。9月20日,成立县水利工程总指挥部,由县长袁卫民任总指挥,分管水利的副县长张如主持实施全面规划和施工安排,着手全面整治寒溪涝区,在寒溪水上游兴建同沙、松木山、黄牛埔3座中型水库,在涝区圈筑内围18条,继续开挖东莞运河结合修筑东莞大围;全面培修加固江堤、兴建石龙围,在沿海联成近5万亩沙田围。从1957年冬到1958年冬,虾公岩、横岗、茅輋、同沙、松木山、黄牛埔、契爷石等20多座小(一)型水库工程相继动工,全面兴起兴修水利行动高潮,持续时间一年多,最高潮时每日出动25万多人。为加强水利建设的领导,1958年9月,县委从县级机关抽调300人成立水利工程总指挥部,由当地抽调领导、骨干充实指挥部力量,全县50%以上的劳动力都上工地进行水利建设。这批骨干工程的完成,初步解决了全县农业生产防旱、防咸、排涝问题。 1959年6月,由于东江上游地区连降暴雨,河水暴涨,东江流域发生有历史记录以来最大洪水,东莞埔田地区大面积水灾,全县受灾面积47.53万亩,人口37.9万人,总损失3054.68万元[⑩]。在县委领导下,东莞人民与洪水进行英勇的斗争。早期建设的水利工程,如挂影洲围、东莞大围、石龙联围、桥头围、石美大洲围等发挥重要作用,保护了10多万亩水稻,减少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灾后,县领导采纳县防汛指挥部提出的意见,作出沿江修建大堤的决策,决定把东莞沿江主要堤围防洪能力超过1959年洪水位1—1.5米,堤面宽6米,堤围内外除险加固。 大水灾之后,县委对兴修水利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1959年11月22日至25日,县委召开干部扩大会议,决定掀起一个以冬季农田水利建设为中心的水利建设大高潮,过好水利关。县委提出:今冬明春兴修重点水利工程68个,中小水利工程47个,完成土方2500万立方米。同年11月底,重新成立县水利工程总指挥部,县委第一书记林若任总指挥,县委书记张焕新、张清新、陈残云、黄保义以及副县长袁卫民、张如任副总指挥。总指挥部下设后勤部、工程指挥部、政治部、保卫部[11]。由此掀起延续两年半的兴修水利的大高潮。从1959年至1961年初,东莞这两年来投入水利建设的劳动力达2398万工日,完成土方5243万立方米,石方57万立方米。完成或基本完成横岗水库、松木山水库、同沙水库等大型水库,沙田引淡第一期工程,东(莞)、增(城)、博(罗)的电动排灌站也在兴建之中。建成受益万亩以上的中型工程10宗,五千亩以上工程7宗,千亩以下工程8687宗,大小山塘水库星罗棋布,蓄水量近3亿立方,受益田亩从17万亩跃增至40万亩,相当于1958年前的两倍半。修建防洪堤围321.8公里,捍卫良田50万亩。在兴修水利行动高潮中,数十万群众在水利工地安营扎寨,风餐露宿,几乎是用锄头、粪箕建成一座座水库,筑起一道道大堤。 1964年2月,东莞建设广东省东江—深圳供水工程(以下简称东深工程)东莞段。东深工程线路全长83公里,总指挥部下设四个工区,其中东莞段境内64公里,东莞段有三个工区,分别为凤岗工区,主管雁田水库、上埔、沙岭和竹塘四个枢纽工程;塘马工区,主管塘厦和马滩两个枢纽工程;桥头工区,主管桥头、司马、旗岭三个枢纽工程。1965年2月,东深工程完工,在东莞塘厦举行竣工庆祝大会。3月1日正式开始供水,除向港九地区每年供水外,还灌溉东莞、宝安两地沿线农田16.85万亩,排涝6000亩[12]。东深工程对沿线东莞人民及其农田灌溉发挥显著效益。 这阶段,东莞县委带领群众大修水利,克服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左”倾错误的影响和全国三年严重经济困难,直到1964年,东莞基本消灭水旱灾,攻克水利关。全县建成10万立方以上的蓄水工程190宗,有效库容量2亿万方;引水工程3宗,流量6立方米每秒;防洪江堤31条,全长达345公里,海堤22条,长达188公里;兴修电动排灌站638座。大规模的水利建设,使全县的旱涝保收的稻田达68万亩,占全县稻田72%。[13] 第三阶段:1966年至1976年。1966年5月,正当我国克服了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完成经济调整任务,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发生了。这一阶段的水利建设,是在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结合农田水利建设,排除林彪、“四人帮”干扰进行的。 文化大革命初期,由于内乱,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东莞水利建设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直至全国农业学大寨运动高潮的兴起,东莞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掀起以兴修水利,建设电动排灌为中心的农田建设作为学大寨运动主要内容,大办农业,推动了东莞水利事业的开展。“文化大革命”中后期,东莞人民群众顶住“四人帮”的干扰,继续兴修水利,贯彻以小型为主,配套为主、社队自办为主的方针。全县完成大小水利工程2300多宗,完成土石方5383万立方米,重点抓海堤建设、扩建东莞运河、同沙水库配套工程等水利设施工程。[14] 东莞濒临南海,有着长达115.94 (含内航道)公里的海岸线,境内受洪水、暴潮威胁面积占全市耕地的一半。东莞县委有计划地组织群众进行联围筑闸,加固堤围,把海堤建设作为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内容来抓,在资金方面贯彻民办公助,以群众自筹为主,国家给予投资补助。国家、县地方财政投资不断加大,1971—1972年投资37万元,1974—1975年投资87万元[15]。这一阶段,为了防咸引淡,新修建1000亩以上的海堤有虎门围、䲞沙联围、蒲鱼沙围,堤共长40.4公里,捍卫耕地面积34.7万亩,人口6万人[16]。对沙田围、四乡联围、长安围、南北面围等进行培修、加固,完善配套设施,扩大灌溉面积,提高海堤建设标准。 1970年1月,为了缓解海水咸潮的危害,县委组织15万民工续建东莞运河二期工程,建石鼓口水闸,并把运河与沙田引淡渠沟通。这是东莞较大的骨干水利工程。参加建设的民工最多时达30万人,完成土方394万立方米,沙石方12万立方米,总工程费用131.94万元[17]。运河二期主体工程10月建成通水,全程102公里,受益有沿河14个镇(区)17万亩农田,解决了受咸潮影响的沿海居民部分饮水和工业用水[18]。1975年11月,东莞运河第三期扩建工程动工,共出动民工4万多人。河底由原来的20米扩宽至35米,各级流量增加约90%,加速排涝。在开凿运河结合新筑东莞大围时,自上而下兴建了峡口、樟村、北门、莞城、海口庙、新基、周溪7座水闸。新建桥梁14座,船闸1座,建成一条能排、能引、能航运的综合性运河。1976年1月9日,运河三期扩建工程竣工通水。 1971年12月至1974年冬,分别启动同沙水库第三期、第四期配套工程,新建泄洪闸1座,4孔总净宽15米,最大可泄洪流量360立方米每秒,并在泄洪闸侧建寮步灌溉拱涵1座,设计流量6.31立方米每秒。1972年冬和1974年冬,分别修建附城渠和寮步高渠。渠长共长32.9公里,支渠长37.7公里,渠道建筑物379座,灌溉面积扩大至5.5万亩。提高水库正常蓄水位19米,增加库容量1983万立方米[19]。 这阶段,东莞县委冲破林彪、“四人帮”的“唯生产力论”、“资本主义”等极左思想,带领人民群众进行大规模的水利建设。至1976年底,全县修建水库413座,库容量2.3亿多立方米,使70%的农田实现了旱涝保收。其中中型水库7座,小(一)型水库31座,小(二)型水库77座,总库容34881万立方米。灌溉库容22156万立方米,灌溉面积约16.86万亩[20]。建成了电动排灌站2500多座,装机容量5.5万多千瓦,输电线路1344公里,基本上实现了水利电气化[21]。 三、东莞水利建设的显著成效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东莞县委和县政府领导全县人民进行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兴建、续建、扩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排涝工程、引水工程和灌溉工程,并对塘、水库、堤围等各种水利设施进行维修配套,水利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抵御了自然灾害,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新中国成立初期,东莞全县水利基础条件薄弱,县委领导全县人民对旧有水利工程进行修复加固,充分发挥其效益。同时,统筹安排,修建了怀德水库、福燕洲等一批较为重要的水利工程。并对江堤、内外坡不断加固,全县江堤设防标准全面提高,较好地起到防洪除险的作用。1958年东莞大围建成后,保证东莞运河在洪水期间正常排水,解决了解放前莞城常受水浸的境况,使东莞的政治文化中心的莞城镇免除洪水威胁。这个时期建成的挂影洲围、石龙联围、桥头围、石美大洲围,抵御1959年6月东江地区出现的历史上最大的水灾,保护了10多万亩水稻,减少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损失。 为了抵御自然灾害,东莞人民修筑东江引水运河工程、对寒溪涝区进行综合治理,疏通河道,效益显著。东江引水工程发挥较好的工程效益,灌溉农田17万亩,取代虎门三级电灌站,每年节约用电300多万千瓦时。其次,工程寒溪涝区在潮区的排水口增多两处,对14.5万亩农田排水有利,对沿海1.05万亩排涝有所改善。另外,东引工程也起到防咸拒潮,改良土壤的作用,较好地解决沙田、虎门、长安等镇及省沙角电厂工业用水、食用淡水和农业用水。经过数年的建设,全县基本上度过了“水利关”,初步解决了防洪、防旱、防咸等问题。 1950年至1976年,建成大大小小数以万计的江堤和海堤,防御沿江洪水泛滥和沿海咸潮,捍卫1000亩以上农田的约有50条(其中东江堤10条,石马河堤2条,三角洲堤围22条、海堤16条),堤围总长约632.5公里,修建水闸228座,涵洞1367座,捍卫耕地约53万亩,人口56万[22]。 (二)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东莞地处珠江三角洲,田地肥沃而广阔,农业生产在全县国民经济中占较大比重,农业人口占全县人口80%以上。全县耕地面积120万亩,受洪水暴潮威胁的面积占全市耕地的一半。东莞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不断增加灌溉面积、增加旱涝保收农田、整治排灌系统、改造低产田。1955—1960年共堵河88处,堵口总长度7001米,建闸89座,使5万亩挣稿[23]改为翻耕,1964年稻谷亩产提高到800市斤,成为东莞一大粮仓[24]。堤围的修建起到堵支强干、防咸引淡的作用,较好地发挥灌溉效益。由于生产条件的改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断增强,沿海片区的农业生产有较大的发展,工农业总产值也有较大的增幅。 水利设施的建成和效益的发挥,为全县的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可靠保障,改变了山区望天耕田,“清明谷雨难下谷,立夏小满水断流”的局面,使农业生产取得了大丰收。昔日茫茫一片的寒溪埔田,变成年年丰收的良畴;原来春旱受咸只能莳单造的沿海沙田,变为一年种三熟的粮仓,稻田旱、涝保收大大提高,部分农田改双季间作为双季连作。全县粮食平均亩产从1949年的385市斤[25]提高到1976年的1118市斤,1976年全县粮食总产达99975万斤[26],农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5400万元提高到1976年的29764万元[27],工农业总产值达58523万元[28]。全县的蓄水、提水工程成千上万,大大改善了生产条件,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社会主义时期的水利建设为东莞改革开放作出了历史贡献 东莞因受地理、地域因素影响,每到冬春少雨或枯水季节,东南部山区、中部丘陵地区容易受干旱影响,沿海及东江下游近海地区容易受咸潮威胁。社会主义时期的水利工程建成至今,仍起到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时期,东莞出现了几次大的旱灾和洪灾。1990年1—11月降雨量1598.9毫米,全市出现秋旱,受旱水稻面积40万亩,经济作物24万亩。1991年发生春旱,全市42座小(一)型水库蓄水量3519万立方米,只有常年库容量的20%,全市早造受旱面积37.9万亩,晚造受旱面积20万亩。2002年和2004年,各镇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影响,但由于科学调度,充分利用各项水利工程的灌溉效益,因此,未造成严重灾害。1978年至今,东莞市因受台风及暴雨暴潮影响,造成局部洪涝灾害并受到较大损失的共10次,由于有了坚固、系统的水利设施,以及高标准的水利防御工程,因而取得抗灾胜利。加上东江上游东莞境外的新丰江、枫树坝、白盆珠三大水库建成并发挥调洪效益,使东江洪水逐步得到控制。因此,东莞境内尽管多次遇强降雨形成局部的洪水及内涝,但未造成重大灾害及损失。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东莞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一方面着手对江、河进行治理,从根本上解决农田水利问题,另一方面大力兴修中小型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效果显著。农田水利建设在发展农业生产条件,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作用。东莞水利建设的实践经验为改革开放以后的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中共东莞市委党史研究室) [①]埔田:指寒溪流域的低洼易涝面积。 [②]东莞市水利局编:《东莞水利志》,1989年9月版,第47页。 [③]东莞市地方编纂委员会编:《东莞市志》,1995年8月,第182页。 [④]东莞市水利局编:《东莞水利志》,1989年9月版,第4页。 [⑤]《东莞县人民政府四年来施政工作报告——王寿山在1954年6月22日在东莞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载《东莞历届人民政府工作报告选编》(1954—2007)2008年8月。此币为旧币,1955年3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新人民币,以新币1元等于1万元旧币的折合比率收回旧人民币。旧币12亿元等于新币12万元。 [⑥]《东莞县人民政府四年来施政工作报告——王寿山在1954年6月22日在东莞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载《东莞历届人民政府工作报告选编》(1954—2007)2008年8月。此币为旧币,1955年3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新人民币,以新币1元等于1万元旧币的折合比率收回旧人民币。旧币90余亿元等于新币90余万元。 [⑦]《东莞县人民政府四年来施政工作报告——王寿山在1954年6月22日在东莞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载《东莞历届人民政府工作报告选编》(1954—2007)2008年8月。2008年8月。此币为旧币,1955年3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新人民币,以新币1元等于1万元旧币的折合比率收回旧人民币。旧币72亿元等于新币72万元。 [⑧]中共东莞市委党史研究室、东莞市档案馆编《中国共产党东莞历次代表大会文献选编》(1956—2007),2007年5月第1版,第48—49页。 [⑨]中共东莞市委党史研究室、东莞市档案馆编《东莞历届人民政府工作报告选编》(1954—2007),2008年8月第1版,第39—40页。 [⑩]中共东莞县委员会:《关于水灾情况和生产救灾工作的报告》,1959年7月3日。 [11]《县成立水利工程总指挥部》,《东莞日报》1959年12月1日。 [12]中共东莞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东莞历史》第二卷(1949—1978),2016年8月第1版,第266页。 [13]中共东莞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东莞历史》第二卷(1949—1978),2016年8月第1版,第212页。由于1965年有关水利数据缺失,因此统计到1964年。 [14]中共东莞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东莞历史》第二卷(1949—1978),2016年8月第1版,第351页。 [15]东莞市水利局编:《东莞水利志》,1989年9月版,第81页。 [16]东莞市水利局编:《东莞水利志》,1989年9月版,第90页。 [17]东莞市水利局编:《东莞水利志》,1989年9月版,第126页。 [18]东莞市水利局编:《东莞水利志》,1989年9月版,第6页。 [19]东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东莞市志》1995年9月版,第201页。 [20]东莞市水利局编:《东莞水利志》,1989年9月版,第116—124页。 [21]中共东莞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东莞历史》第二卷(1949—1978),2016年8月第1版,第369—370页。 [22]东莞市水利局编:《东莞水利志》,1989年9月版,第78—80页,第90—91页。 [23]指不正规的双季稻,春种后十天到半个月在行间再插晚造秧,夏收后留下晚稻继续生长。 [24]东莞市水利局编:《东莞水利志》,1989年9月版,第81页。 [25]东莞市水利局编:《东莞水利志》,1989年9月版,第1页。 [26]中共东莞县委《扎扎实实学大寨 农田建设迈新步》1977年11月8日。东莞市档案馆馆藏资料,档案号:003—A12.027—11—9。 [27]东莞市水利局编:《东莞水利志》,1989年9月版,第293页。 [28]东莞市水利局编:《东莞水利志》,1989年9月版,第352页。 |
党史研究
社会主义时期的东莞水利建设
https://dgds.sun0769.com 2018年07月10 15:07
编辑:李建明